《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手稿写于1844年,此期间,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刚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手稿是马克思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系统研究和批判的最初成果。在手稿中,他论述了劳动对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意义,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造成劳动的异化,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工人阶级必须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手稿围绕这一基本思想,提出了一些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
关键词:工资、资本、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摘要: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和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通常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基本精神的奠基人。从这本手稿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所质疑和反对的,主要是西方国家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存在的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尽管他的...
评分1、工资 可以肯定地说,那些要求特殊才能或较长时间先期训练的职业,总的来说,已变得比较能挣钱;而任何人都可以很快并很容易学会的那种机械而单调的活动的相应工资,则随着竞争的加剧而降低并且不得不降低。(择业需谨慎) 工人的工资多少只是估计工人的收入的因素之一,因为...
评分一、“类本质”概念的提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这样规定人的本质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评分1. 显而易见,这世界的逻辑建立在掠夺之上,而掠夺者和被掠夺者都同样不自由。只有超越了对物的臣服,落实到对人之为人的关怀,才有人的自由。 2. 人之为人的使命在于成长。这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使然。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和成长着的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反思。...
评分利己主义是分工与交换的基础,私有财产的出现最终导致人的异化,成为生产对象的奴隶
评分前后读了3天终于读完了。辛苦辛苦。第一次读确实很多不理解。
评分写得很好,马克思的研究方向是对的。
评分粗略读了一遍,笔记本Ⅰ和笔记本Ⅱ读得比较清楚,到了后面关于黑格尔的部分,基本上只瞟了一眼,没啥基础估计也读不太明白,需要一本导读。
评分利己主义是分工与交换的基础,私有财产的出现最终导致人的异化,成为生产对象的奴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