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文,山東臨朐人,1956年生於高雄鳳山。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出身文學家族,高一即開始寫作,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任三三書坊發行人,現專事寫作。1982年,朱天文因為在報刊發表小說〈小畢的故事〉而與陳坤厚、侯孝賢結識,從此與台灣「新電影」導演、編劇、影評人往來頻繁,多方參與新電影的發展。自1983年與侯孝賢合作《風櫃來的人》之後,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期間不斷出版和新電影導演所合作的電影劇本及原著小說,與電影各自成為獨立的作品。曾獲聯合報第一屆小說獎第三名、中國時報第五屆時報文學獎甄選短篇小說優等獎,1994年並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著有小說集《喬太守新記》、《傳說》、《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炎夏之都》、《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電影小說選》、《花憶前身》,散文集《淡江記》、《三姐妹》、《下午茶話題》,電影劇本《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千禧曼波》、《珈琲時光》、《最好的時光》、《紅氣球的旅行》等。
長期為侯孝賢導演編寫劇本的朱天文,肯定是台灣電影新浪潮中最重要的一位編劇。《最好的時光》為朱天文電影創作首次完整出版,收錄二十餘年來的電影劇本及創作過程評析。【上卷:電影本事、分場劇本】,包含《小畢的故事》、《悲情城市》、《咖啡時光》至《最好的時光》等十部電影劇本。【中卷: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以《戀戀風塵》為例,記述電影創作從編劇、拍攝、剪接、出片等各環節的激盪過程,以及台灣和國際環境帶給電影創作者的諸多挑戰,阿城說:「你找到了限制,就找到了自由」,正可形容電影創作過程的辛苦與成就感。【下卷:關於電影】收錄朱天文多年來的電影評論與散文,讀者可從中窺知編劇與導演精采的互動方式,以及對《悲情城市》、《海上花》的梁朝偉、《好男好女》的伊能靜、《青梅竹馬》的蔡琴等演員的敏銳觀察。
想读这本书,只为了这个名字。 有一句话,叫做:“总有一些时光,是你一过,就知道是这生最闪亮的日子。” 是的,我曾这样过。
评分在公车上看朱天文《最好的时光》,晃晃悠悠的公车仿佛时间一样流淌,一直向前,一直向前。 朱天文的故事很淡,情绪激动都少,更没有声嘶力竭,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壶茶了。难得的是,语言淡,故事也淡,竟让人看出希望来,原来淡淡的生活也可以很有味道,不定要浓烈的才是生活...
评分我至今没有耐心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侯孝贤的任何一部电影,我承认我是伪文艺。但却相当喜欢编剧朱天文的文字,风柜来的人、东东(安安)的假期...故事都很短小,但却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 讲故事不是重点,而是透过文字蔓延开来的情绪。 有次,一个书友问我:你是看重一本书的语...
评分许多人都喜欢着急下判断 文/乔纳森 2006年11月,朱天文《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出版,前面有阿城的序,开篇即说:“我确信,除了朱天文,没有人可以担当侯孝贤的编剧。任何人看过这本书之后,可以自己掂量一下我说得对不对。”不对!我不用看过这本书也敢这样说。不...
评分在公车上看朱天文《最好的时光》,晃晃悠悠的公车仿佛时间一样流淌,一直向前,一直向前。 朱天文的故事很淡,情绪激动都少,更没有声嘶力竭,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壶茶了。难得的是,语言淡,故事也淡,竟让人看出希望来,原来淡淡的生活也可以很有味道,不定要浓烈的才是生活...
光是那部恋恋风尘剧本,就足以值得推荐了。每一小段台词,都是一帧画面,都是刻骨铭心的往事。
评分明天去看最后一场《好男好女》,这波电影瘾算是完满了。上卷的剧本暂未读,留着下次过瘾。朱天文说写初识侯孝贤时把他和沈从文联想起来(不知这是不是她推荐《从文自传》给侯导的原因),从日后的发展看,两人的艺术成长确实极为相似,都是从“似草莽”中变成了自觉的大师。
评分金沙的日子
评分关于电影制作的一些介绍,写的挺小清新
评分剧作写的真是好。细腻又有画面感。台湾作家和香港作家质感就是不一样,朱天文和李碧华就是个鲜明对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