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者

同情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阮清越
出品人:
页数:445
译者:陈恒仕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6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778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普利策小说奖
  • 小说
  • 越南
  • 阮清越
  • 美国
  • 外国文学
  • 普利策
  • 文学
  • 同情 心理 孤独 人性 哲学 情感 成长 理解 关怀 选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

★2016年卡耐基优秀小说奖作品

★2016年美国优秀亚太裔小说奖

★越南裔美国作家对“反思越战”的反思之作,匹敌《现代启示录》,亦剑指科波拉的深刻之作。

《同情者》集历史、政治、间谍、惊悚等元素,讲述了一个潜伏于南越的北越间谍的故事。故事背景设于1975年,越共占领西贡,美军大撤退,真实身份是越共的主人公也随其南越“长官”逃难至美国,在美国继续进行间谍工作,向北越汇报敌情。在此期间,他作为难民和间谍,身心经历了非同寻常的折磨和挣扎。小说着重刻画了他的“同情者”的特质和身份,对越南的同胞、北越的同志、南越的士兵、美国白人社会中弱势的越南难民和其他少数族群,他都抱有深刻的同情。主人公背负双重身份,感受和跨越两种文化,由此发出困惑,在对自我和身份的探索中艰难行进,这也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之一。作者以独特的眼光,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让读者深入主人公的自白,追踪蛛丝马迹,临近尾声才恍然大悟。

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将其归纳为“一个层次丰富的移民故事,一个双面人的辛辣独白,一个横跨越南、美国两个世界的声音。”结合阮清越最新短篇小说集《难民》,读者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尤其对中国读者,读阮清越的作品会生出一种独特的历史纵深感,跳出作品本身思考战争与和平、家庭与个人的命运。

【编辑推荐】:

1.天才作家的长篇处女作,文学大奖收割机。2016年,阮清越凭借长篇小说处女作《同情者》一举拿下诸多国际大奖,包括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2016年卡耐基优秀小说奖作品、2016年美国优秀亚太裔小说奖等。

2.阮清越在文坛和学术界都十分活跃,被公认为未来最具潜力的作家,与众多大家比肩。2018年,阮清越入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同为该院院士的有石黑一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麦克尤恩、米兰•昆德拉、奥尔罕•帕慕克、爱丽丝•门罗等。2017年,阮清越获麦克阿瑟天才奖,这是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获得过该奖的文艺界人士有苏珊•桑塔格、科马克•麦卡锡等。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非虚构作品都“颠覆了大众对越战的认知,深描因战争失去家园的人的生活状态”。

3.越南裔美国作家对“反思越战”的反思之作,匹敌《现代启示录》,亦剑指科波拉的深刻之作。

《同情者》是一部结合了真实历史和作者个人经历的作品。阮清越1975年随父母从越南逃难至美国,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越南难民营度过一段时间,后全家于加州圣何塞定居。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取得英语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南加州大学至今,现为英美研究和民族学教授。作者以越南人的身份审视越战和战争的影响,填补了美国文学的空白;对主人公矛盾挣扎的心理刻画堪比康拉德、卡夫卡等荒诞派作品。小说语言简洁有力,构思巧妙,节奏紧凑,妙趣横生。

4.结合阮清越最新短篇小说集《难民》(预计明年出版),读者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尤其对中国读者,读阮清越的作品会生出一种独特的历史纵深感,跳出作品本身思考战争与和平、家庭与个人的命运。

作者简介

阮清越(1971-)

Viet Thanh Nguyen

2016年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2017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

2018年入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生于越南邦美蜀。1975年随父母从越南逃难至美国,在难民营度过一段时日后,全家定居加州圣何塞。

1997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英语博士学位,后任 教于南加州大学至今,现为英美研究和民族学、比较文学教授。

2016年凭借长篇小说处女作《同情者》一举拿下诸多国际大奖,包括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实属罕见。同年,其非虚构族裔研究作品《从未逝去:越南和战争的回忆》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7年,阮清越获麦克阿瑟天才奖,被公认为未来最具潜力的作家,他的作品“颠覆了大众对越战的认知,深描因战争失去家园的人的生活状态”。

2018年,阮清越入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同为该院院士的有石黑一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麦克尤恩、米兰•昆德拉、奥尔罕•帕慕克、爱丽丝•门罗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不少人来问,为何《同情者》的作者Viet Thanh Nguyen,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的版本译作【阮清越】,与台版译本和网络资料显示的“阮越清”不一致。理由如下: 首先,我与作者邮件联系,他署名Viet,即Vietnam(越南)的“越”。一般来说,如果是三字人名,署名会署最后...  

评分

评分

评分

万事皆空,活着就好 ——《同情者》读后 自越南战争结束后,以越战为题材的各类书籍、电影不知凡几,有点滥了。没想到2016年的普利策小说获奖作品《同情者》又是关于这一话题的。不过,以前无论书籍影视,大多以西方世界、美国人的身份、站在他们的立场来书写来反思,是美国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一生不能忘记的最重要东西就是,我们一生都做不到忘记”,越南人视角下的文字版《现代启示录》,语言怅然悲气郁结的长篇“检讨书”,被迫远走异乡颠沛流离的越南难民们的“无字碑”——关于“无”的意象一以贯之,无名之人、无脸、喃喃自语的“空”、“nothing”, 比起外来殖民或侵略,自己人之间无穷内耗,同样也应承担相当的责任,让无辜平民平白无故承受那么多无意义的民族苦难;通篇电影感爆棚,炎热躁郁的季节、伤感情歌、奥黛少女隐喻下的越南,实话说仍有明显意图欲符合西方审美与想象的越南之感,但普通人被历史被时代裹挟的动荡命运,此类故事本身总有动人力量,一如书里当初兄弟三人桃园结义歃血为盟之时,便早已注定了日后惨烈的分崩离析

评分

这本书与其他战争小说不同的是,它没有提供一种确定性的知识和评判,整个阅读过程里,你能感受到巨大的不确定、困惑、自我怀疑。在“我是个间谍,是个卧底,是个‘内鬼’,是个双面人”这样的一句独白之后,他开始了如同忏悔录般的自述。正是由于身份的多重双面性,他能感受到事物本身的矛盾、复杂和模糊,反而并不会轻易地被某种思想所攫获。作为一个混血儿、移民者、间谍,诸多身份在一个个体身上撕裂,令他陷入一个介于正义和非正义的泥潭中,却超越了任何确定的政治正确。在这些矛盾的身份背后,是对自我身份的迷茫、是对处理政治事务的彷徨、是对同胞的同情、是对同伴的忠诚、是杀人时的恐惧——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活着,活着,才能见证和诉说一切。这或许就是小说给出的唯一确定性的东西。

评分

这本书与其他战争小说不同的是,它没有提供一种确定性的知识和评判,整个阅读过程里,你能感受到巨大的不确定、困惑、自我怀疑。在“我是个间谍,是个卧底,是个‘内鬼’,是个双面人”这样的一句独白之后,他开始了如同忏悔录般的自述。正是由于身份的多重双面性,他能感受到事物本身的矛盾、复杂和模糊,反而并不会轻易地被某种思想所攫获。作为一个混血儿、移民者、间谍,诸多身份在一个个体身上撕裂,令他陷入一个介于正义和非正义的泥潭中,却超越了任何确定的政治正确。在这些矛盾的身份背后,是对自我身份的迷茫、是对处理政治事务的彷徨、是对同胞的同情、是对同伴的忠诚、是杀人时的恐惧——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活着,活着,才能见证和诉说一切。这或许就是小说给出的唯一确定性的东西。

评分

一次很典型的移民写作,文本当中不断出现的英语语言梗甚至让人有点腻。劣势文化的劣势会导致逆向淘汰,将更丰满优秀的人格趋向“异己”,但这些异己之人反过来,又会用一种格外清醒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故土,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移民写作大行其道的一个理由。没有人比他们更清醒,在黎明与日出之间。

评分

完全配得上第100届普利策,好看程度爆表,从离开越南到在美国到最后回到越南再离开,几乎是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被再教育场景看的热泪盈眶,疲惫之感和“我”一样,在终于离开的时刻也想这样的呐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