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漠河北极村,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现为黑龙江省作协主席。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八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等,小说集《雾月牛栏》《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散文随笔集《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曾获得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作品有英、法、日、意、韩、荷兰文等多个海外译本。
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心血之作, 她用十年时间准备,重返东北三省作为伪满洲国存在的那十四年(1932-1945),在七十万字的篇幅里,迟子建秉承以小人物写大历史的写作理念,形式上采用编年体,让纷繁复杂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于恰当的年份浮出水面,让那段在教科书中只有只言片语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具象可观。全书出场人物有上百位,从“康德皇帝”溥仪到抗日将领杨靖宇,从俄国商人到日本“满洲移民”,从婉容福贵人到影星李香兰,但是贯穿全书却是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迟子建以从容的笔调,描摹着他们在那段岁月中的生活,他们所承受的苦难,他们真挚缤纷的情感世界,而那个时代,那段历史也在他们的故事里得以完整的重现。
结束了,总感觉意犹未尽。故事的结局,两枚铜镜终于合二为一,而杨昭与杨路却永远不在了……65万字的《伪满洲国》,从1932年起,至1945年日本投降止,从1932年起,至1945年日本投降止,迟子建用小人物的视角描写了那样的伪满洲国,带给人们满满的都是伤害。中国人,日本人,苏...
评分曾经看着一个人看的书,觉得十分难看;她说:只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就行了。 今天看着她推崇的作家写的书: 觉得太他妈的好了,没有太多的小资色调;只有粗糙耐看的文字。故事就像普通的流行文学一样。等到看完,才发现这么多人实际都有联系。 功力深,情节好。
评分【深刻的小人物刻画】吉来姑姑的婆婆是一个很看得开的女人。我们总会认为这样乐观的人,想必没有什么生活上挫折能够击败她。 然也就转瞬间的事,当她面色平静的安排分家之事,分家也就进行了一半。就被叫出去,机枪扫射后,所谓乐观的性格也抗击不了悲观的现实。婆婆被枪弹射击...
评分多少年前,我在南京山西路长三角图书市场,购得<长篇小说选刊>创刊号,选的就是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只是刚看了开头,就被一个朋友借去,从此杳如黄鹤,一去不返。 今年三月在鼓楼图书馆看到三月新书架上有厚厚的二本<伪满洲国>上下册,我毫不犹豫地借了...
评分年初,迟子建出现在先锋书店《伪满洲国》小说的座谈现场,一同的还有格非、毕飞宇等。当他们在台上一起谈文学时,自嘲已是退下舞台的老人了。同期的60一代作家经历了历史的开放、外国文学的开放,眼界开阔得多。的确在他们口中的乡村、家国情怀已经包含历史厚重感,至于退至舞...
有失厚重
评分191208上。
评分读到下册738页,还剩下1/3没有读完,有点累了,对后面的人物命运没什么好奇心了,遂停。 这本书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样。读之前我一直以为是非常严肃的历史作品,抱着学习一下这一块历史知识的心态开始阅读。后面发现其实就是小说,面铺得挺广的,涉及到的人物也挺多,有时候读完一章后等这个人物再出现的时候,还得好好回忆一下,这个人是谁。 作者的写作基调还是蛮平和的,没有大悲大喜,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具体的命运归宿,无关大小。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读完想去沈阳和哈尔滨看一看。
评分这个题材的小说,真的要东北的作家来写
评分南中国作者的描述多数是听说以及意淫 应该算是很不怎么样的描述 充分满足中国读者希望看到的景象 满洲是一种认同 超越 民族 地域 国家的融合实验 全新的秩序 制度 高速的经济建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