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化與胡化

漢化與胡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高榮
出品人: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3
价格:9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31466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民族史
  • 历史
  • 西域
  • 河西
  • 民族
  • 2018
  • 甘肃
  • 魏晋南北朝
  • 汉化
  • 胡化
  • 文化融合
  • 民族交融
  • 语言演变
  • 历史变迁
  • 文化交流
  • 身份认同
  • 社会变迁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河西在历史上就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汉唐时期历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徙,使河西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形成了该地的多元民族格局。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仅游牧民族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汉化”趋势,而且汉族也曾有过“胡化”倾向。即使在战乱时期,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也未曾中断,甚至更加活跃,进而形成文化上的交融荟萃。因此,河西民族融合的核心在于文化上的取长补短。本书就是关于汉唐时期河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发展演变的研究。

作者简介

高荣(1966—),男,甘肃高台人。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秦汉史、简牍学、西北边疆史和河西地方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独立完成多项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贾小军(1979—),男,甘肃秦安人。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西北边疆史、河西史地、美术考古研究。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各1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在《社会科学战线》《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历史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魏晋十六国河西史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魏晋十六国河西社会生活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和《本位、正统与守国:魏晋南北朝政治格局新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等三部专著。

濮仲远(1977—)男,甘肃张掖人。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敦煌学、近代甘肃经济史研究。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项,主持河西学院科研项目1项。参编专著2部。

目录信息

目录
绪论
一 关于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
二 汉唐时期河西的多元民族结构
(一)秦汉时期的月氏、乌孙、匈奴及氐、羌等族
(二)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鲜卑及卢水胡、吐谷浑
(三)北朝隋唐时期河西的突厥、回鹘和吐蕃
三 汉唐时期河西各民族的相互影响
(一)汉武帝以后河西民族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
(二)汉族对游牧民族的影响
(三)游牧民族对汉族的影响
(四)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
四 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及其特点
(一)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条件
(二)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不同类型
(三)汉唐时期河西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编 河西建郡前的民族迁徙与社会生活
一 河西建郡前的民族构成
(一)月氏、乌孙在河西的活动
(二)匈奴的崛起与月氏﹑乌孙的西迁
(三)匈奴统治河西
二 建郡前河西诸族的社会生活
(一)秦汉之际河西局势的变化与畜牧业发展
(二)建郡前的河西农业与手工业
(三)建郡前的河西社会生活习俗
三 汉、匈争夺河西
(一)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二)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转变
(三)对河西各族的管理
第二编 汉魏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
一 汉代河西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融合
(一)汉代河西的匈奴与汉族人口流动
(二)汉代河西的羌族部落及其活动
(三)汉代河西的小月氏
二 汉化与羌化:汉魏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
(一)河西的诸种羌
(二)河西羌人的“汉化”
(三)东汉以来河西的“羌化”趋势
三 卢水胡的发展历程:汉魏以来河西民族融合的缩影
(一)卢水胡的族源
(二)汉代卢水胡源自小月氏
(三)汉魏以来河西卢水胡的发展
第三编 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
一 魏晋南北朝北方民族融合诸层次
(一)物质性融合
(二)社会性融合
(三)精神性融合
二 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族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大势
(一)河西民族之地理分布
(二)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族融合态势
三 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
(一)魏晋五凉护羌校尉之置废
(二)五凉护军制度
四 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各族民众的生存空间
(一)河湖与绿洲:魏晋十六国河西民众的基本生存空间
(二)绿洲之上的河西城镇
(三)城镇之外的河西村坞
(四)城镇村坞中的河西各族民众居所
(五)不同居所中的河西各族民众
五 魏晋十六国河西墓葬壁画所见民族融合
(一)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中的河西各族
(二)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中的河西各族解析
(三)魏晋十六国河西主要民族及民族融合趋势
六 十六国时期河西“掳掠”经济与民族交流
(一)后凉、南凉与北凉的“掳掠”经济
(二)前凉与西凉的“掳掠”经济
七 后凉政权与“氐族本位政治”
(一)汉代以来河西的氐族
(二)氐族后凉政权的建立
(三)“氐族本位政治”在河西的推行
八 北凉统一与河西民族融合趋势
(一)三凉并立与北凉统一河西
(二)北凉时期的河西民族融合趋势
九 北朝时期的河西民族融合
(一)北魏徙凉州士民于平城
(二)北魏因俗治凉与怀柔杂胡
(三)北朝时期进入河西的西域人
(四)佛教传播与北朝河西民族融合
第四编 隋唐时期河西的民族融合
一 隋代经营河陇的民族战略
(一)隋文帝对突厥的“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策略
(二)隋炀帝“混一戎夏”的大业
(三)隋炀帝的河西战略
(四)隋炀帝西巡路线
二 唐前期的河西民族融合
(一)唐初“怀柔远人”“爱之如一”的民族政策
(二)唐前期对河西少数民族的管理——羁縻府州的设立
(三)河西的吐谷浑部落
(四)唐朝与吐谷浑的关系——以西北出土的墓志为中心
(五)著藉之民——关于唐前期凉州粟特后裔家庭的考察
三 吐蕃统治时期河西民族关系的新变化
(一)吐蕃入迁河西
(二)8世纪中期以后河西的吐蕃化
(三)吐蕃统治下的河西各族
四 甘州回鹘的建立与周边地方政权
(一)回鹘向河西的迁徙
(二)9世纪中期以后河西的“回鹘化”趋势
(三)9世纪中期以后河西诸民族与丝路交通
(四)晚唐五代时期河西走廊民族融合的特点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极其明晰的勾勒出汉唐间,河西地区主导权在游牧与农耕文明易手下,多族群文化传统(“胡化”)最终沿汉化轨道,水乳交融的历程。

评分

中华者,非汉独建之国家,乃汉胡共同缔造也。《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太宗语:“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胸襟气魄可吞寰宇!诸胡之中,犹以卢水胡的血统最为复杂,起源说法不一,沮渠蒙逊建立北凉,虽远陲西北,不足与中原争霸,但陷南凉、灭西凉、败西秦,跃居为西北最大势力,亦为一时之枭雄。《晋书·卷一百二十九·载记第二十九》:“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梁熙、吕光皆奇而惮之,故常游饮自晦”;又《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张显上疏语:“沮渠蒙逊,胡夷之杰,内修政事,外礼英贤,攻战之际,身先士卒,百姓怀之,乐为之用”;皆反映了以沮渠蒙逊及其后继者为首的卢水胡受汉化甚深,当如是。

评分

思路不错,内容啰嗦无新意

评分

思路不错,内容啰嗦无新意

评分

思路不错,内容啰嗦无新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