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1954- ),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外国多所大学讲学和研究。1980年代,研究领域着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后逐渐将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1990年代初开始关注现代中国学术史,近年兼及现代中国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学术自选集》(1997)、《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1999)、《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主编,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图像晚清》(合著,2001)、《中国大学十讲》(2002)等。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
《千古文人侠客梦》上: 从历史看懂江湖, 认清一个真实的武侠世界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韩非子看来,要建立国家法令的权威,必须除掉两类人,一类是儒,另一类是侠。因为儒生的学说会扰乱法纪,进而动摇君主的观念;而游侠聚众持有武装,标榜个人气节,会破坏国家禁令...
评分卡通·武侠·童话情结,是早就想写的题目,其中的联系是显然的,但如何写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结构。 陈平原的这本书也是早就想阅读的,果然,很有些启发,尤其是他的方法论,从学术的角度来考察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武侠小说。 刘厚生的文章《读武侠小说好...
评分昨天晚上开例会的时候,旁边一位同学告诉我:我们下个月做武侠专题吧~!并且非常热情的把自己写的策划给我看。 作为一个看了多年武侠的人,俺非常不动声色地凑过去瞧了瞧。 大概内容就是什么金庸啊古龙啊电视剧啊电影啊。 我能猜测得出她大概就是想讲什么江湖不再啊,当今武侠...
大一时候读快了。
评分我是来补全童年记忆的
评分自有深意在焉。。。。
评分理论性很强,但也很有趣。结合小说思考一番更是好玩。
评分重读,收获良多。两种基本视野是文体类型与文化沿革。对“侠”之观念的形成与辨析非常细致,比如“侠”和“绿林好汉”有何区别?而我想讨论的是,美国超级英雄为何被翻译成“侠”?孙悟空是“侠”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