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于1975年赴美国留学,攻读英美文学。1983年,她应中央大学之聘,回到台湾教学。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第一辑 野火集
但是我爱台湾,无可救药的爱着这片我痛恨的土地......可是我是一个渴望尊严“人”;我拒绝忍辱吞声的活在机车、工厂的废气里,摊贩、市场的污秽中,我拒绝活在一个警察不执法、官吏不做事的社会里;我拒绝活在一个野蛮的国家里。
第二辑 美丽的权利
园里的苹果长得再甜再好,但不是你的,你就不能采撷。我是女人,我有诱惑你的权利,而你,有不受诱惑的自由,也有“自制”的义务......但是你记着,我不说你有“毛病”,你就别说我“下贱”-我有美丽的权利。
第三辑 冥纸愈多愈好
我写批评的目的是希望文学批评能在台湾生根,也就是说,严肃负责的书评要在每一个买书人的心念中有一个地位,也就是说,要使每一个读者在买一本小说之前,有“先看书评”的观念,从而养成习惯。也就是说,书评要和小说本身一样的普遍、一样的畅销。
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多,都是近年来女权圈很流行的话题,比如穿得少是不是被性骚扰的理由,比如荡妇羞辱,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模式是否合理,以及育儿平等分工等。 在现在看来,这都是自由派女权常见的观点,比如一个女性有做家庭主妇的自由,也有出来工作的自由。自由派女权的观点,...
评分妇女节的那一天,拿到坨爸给我买的这本书,当时想着名字很应景,昭示我要有自己的生活,并且活得美丽的权利么?想一想还蛮激动的咧(白客脸)。书的封面是我喜欢的款,淡绿色,简洁的,看着让人心生好感。她的书我看过很多,某一天坨爸告诉我,龙应台这本书,你看过没?...
评分读的时候有些开心也有些震撼,因为之前从未读过这一类关于女权作品,似有千言万语如鲠在喉,可是等真正坐下写书评的时候却又无从下手。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美丽的权利”和“不像个女人”这两篇文章。美丽的权利想来是对于当今社会女孩儿被性侵之后是谁之过很好的回答了,爱美之...
评分 评分用了两天把这本书读完了,之前并没看过龙应台的书,只读过几篇文章,但就这几篇文章便让我对她刮目相看。这本书的基调跟之前的文章完全不同,但也可以理解,毕竟是三十年前的文章,谁还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但确实这书写的挺容易的,都是过往报上的文仗,但是这就是名人效应,...
女权
评分看得是电子版,已经记不清讲什么了,但是记得当时疯狂喜欢龙应台
评分要追求不卑不亢的平等
评分好有意思
评分要追求不卑不亢的平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