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儒丐,北京人,满族作家,汉名宁裕之。19世纪80年代前半期出生在北京,原名穆都哩,后更名穆笃哩。
主编:刘云,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合著《小额》点校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发表论文《北京话敬称代词“您”考源》,《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校注:陈颖, 1975年出生,四川内江人。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导。
京味儿小说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清末民初的北京文坛,以彭翼仲为首的著名报人,用白话报为小说家们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以损公、剑胆、冷佛、儒丐为代表的京味儿小说家崭露头角,创作出数以千计的京味儿文学作品,受到京津地区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他们的创作实绩也成为京味儿文学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京味儿小说的语言就是一部老北京话的百科全书。因此,京味儿小说在文学价值和语言价值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北京》为当时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该小说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讲述《大华日报》编辑伯雍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所亲历的民国各界之龌龊现象,小说中底层旗人的悲惨遭遇颇令人扼腕。书中再现了当时老北京的社会风貌,描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想要改变中国的心路历程。
《北京,1912》的时代价值与社会镜鉴 “凡是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尽管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里说,白话小说就是班固口中的“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的一种俗文学。但是,白话小说的“俗”,不但是历史车轮所...
评分穆儒丐的小說《梅蘭芳》重新出版(或稱“出土”)之後,頗能引起一些讀者的興趣。首先自然是《梅蘭芳》一書被焚燒的奇特命運,如今僅有孤本,卻又重見天日。書之命運既如此。讀之則可明晚清民初梨園之狀,而戲界往常所諱言之堂子、歌郎事亦浮現于世人之眼。 一...
评分《北京,1912》的时代价值与社会镜鉴 “凡是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尽管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里说,白话小说就是班固口中的“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的一种俗文学。但是,白话小说的“俗”,不但是历史车轮所...
评分历史类教科书,The Heritage of World Civilizations,作者很多,有一个人叫kagan,中译本无,不过有一本同作者写的《西方的遗产》(第八版) 以及出版了。 这本书是国外大学新生的教科书,大概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人文修养准备的,所以写得很简单,目前已经出到第十版了,中译本...
评分奇人·奇书·奇史——谈穆儒丐和他的《北京,1912》 全文见 http://site.douban.com/110626/widget/articles/315303/article/36786403/
2019.8.25初读:摟一眼他们北京人儿在民国时期的故事。宁伯庸啊,您好哇! //2019.9.13一刷:这前后十五章里,没少涉及袁大头时期京城地界儿上那窑子里的事儿——桂花和秀卿是极不同的命运,委身当下那世道,绝非是非黑白能划分得清。读这书,包括但不限于窑子发生的故事,旁的故事须待二刷才可串得明白。Ps.:现代白话总难教我过脑子,而早期的北京话竟教我认真读起文字来了。好事!好事!
评分2019.8.25初读:摟一眼他们北京人儿在民国时期的故事。宁伯庸啊,您好哇! //2019.9.13一刷:这前后十五章里,没少涉及袁大头时期京城地界儿上那窑子里的事儿——桂花和秀卿是极不同的命运,委身当下那世道,绝非是非黑白能划分得清。读这书,包括但不限于窑子发生的故事,旁的故事须待二刷才可串得明白。Ps.:现代白话总难教我过脑子,而早期的北京话竟教我认真读起文字来了。好事!好事!
评分大凡男女的结合,第一须要有道德,第二要合法,第三要知识平等,第四要有单纯洁净的爱情。不这样结合的,都近乎有点野蛮。
评分2019.8.25初读:摟一眼他们北京人儿在民国时期的故事。宁伯庸啊,您好哇! //2019.9.13一刷:这前后十五章里,没少涉及袁大头时期京城地界儿上那窑子里的事儿——桂花和秀卿是极不同的命运,委身当下那世道,绝非是非黑白能划分得清。读这书,包括但不限于窑子发生的故事,旁的故事须待二刷才可串得明白。Ps.:现代白话总难教我过脑子,而早期的北京话竟教我认真读起文字来了。好事!好事!
评分大凡男女的结合,第一须要有道德,第二要合法,第三要知识平等,第四要有单纯洁净的爱情。不这样结合的,都近乎有点野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