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现代中国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史景迁 历史 中国近代史 追寻现代中国 海外中国研究 理想国·史景迁作品 现代中国 理想国
发表于2025-02-15
追寻现代中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中规中矩的向国外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介绍中国的历史书,史料选择比较谨慎,使用的是客观看待变化方法,没有自我观点,很多内容点到为止,没有进行过多解读。 从中国人的角度看,可能会觉得不太解渴,因为没有新的观点。 因为人所共知的原因,建国前后内容大幅删减,少了1/3的样子,只能找台版书对照来看。 如果以后我们更自信一些,是不是可以允许一些不同的声音出现,以便我们兼听为明呢。 悦读读书会的选书信条是独立思考凝聚智慧,也欢迎小伙伴们和我们一起读书。
评分台版。
评分虽然49年后章节删除,但前面部分依然称为好书。就当看了上中册吧。
评分没想到真的看了一遍。史景迁擅长写人和思想,尤其是知识精英,下笔有明显的同情。因为有研究基础,他对盛清几位皇帝和民国知识分子的刻画是最好看的,相比之下对制度的维持、僵化、崩坏和演变并没有那么看重。不过在从晚明到当代中国的这段时间里,从上到下的制度变迁也太激烈了,能活到现在的基本也都是关于人的故事。
评分大陆版删减1949年以后的8个章节,前面部分应该也有零星删减。前面部分的删减应该在太平天国、同治回乱、义和团相关以及反围剿部分(AB团)。总的来说,这本书故事性不错但学术性不如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而且似乎忽略了不少细节。作者 立场中立偏左,对底层群众有所同情。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出生于英国,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1965—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著作极丰,主要有《追寻现代中国》、《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太平天国》、《改变中国》、《曹寅与康熙》、《康熙》、《天安门》、《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王氏之死》、《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胡若望的疑问》。
一个“现代”国家既可融汇一体,又能兼容并蓄,既有明确的自我认同,也能以平等的地位竞逐新市场、新技术、新观念。本书以16世纪末作为叙述的起点,展现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怀着同情之心回顾中国走向现代过程中遭遇过的机遇与挫折,认清中国问题的缘由,以及中国人该凭恃何种知识、经济、情感来解决这些问题。
读完全书后,发现这本书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初中学习历史时,以专业人员角度讲,课本上的东西都极为精炼成熟。然而彼时喜爱历史的我却总对历史这个学科提不起兴趣来,排除一些政治因素,课本上的内容过于干巴巴。历史应是像河流一样,绵延不绝,但读起历史课本,总觉着历史的进...
评分1、比较浅显,条理清楚,适合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的大多数阅读。 2、让我对“抵制X货”的历史,以及中过民族主义的来龙去脉颇感兴趣。
评分从前文的序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是可以被用作美国教中国史的教科书的。 这一本书,语言通俗,融贯400多年的历史,大量纷繁复杂的事情用一个中国发展的脉络串起来。在这样大的历史框架下面,又充满了具体鲜活的例子。是一本生动有趣的历史读本。 外国人...
评分今天看完了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颇有些失望。 这本书大概是史氏中国史系列中最差强人意的一本,远远比不上《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等,也许史氏最为擅长的是透过某一个人物和事件来透视整个历史背景,比如写文字狱的《皇帝与秀才》,写太平天国的《...
评分“中正”在我的字典里是一个“S级”的形容词,所谓S就是超越了普通A级的“Super”级。在我对书的评价体系中,一旦一本书拥有了“中正”这个评语,那么整书的评级至少是A。 对于史景迁的这本书,我就这么看。在我看过的描述从明末到清末这三百多年历史的书中,属戴逸主编的《...
追寻现代中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