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出生于一九八〇年代,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南方都市报》七年。作品见于《作家》《小说月报》《山花》《单读》等。出版有故事集《亲爱的米亚》,小说集《正午时踏进光焰》。小说《拱猪》获第七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
一位八〇后写作者由外及内探索心灵和童年的旅程,从童年记忆中的《格林童话》起程,最终深入普通德国人的家庭和童年故事。
十个故事,有小镇女性在婚姻、生育、劳作日常之外,残余的理想的挣扎;有见证彼此三十年成长与痛苦的两个童年伙伴的故事;有500年家族女继承人的悲欣;有心怀艺术梦的小镇父子故事;有退休的女幼儿园老师的远东之旅;有开烤肉铺的土耳其人的异乡生活;有一个男孩性别身份的艰难自我探寻;有两代学者在幻想文学中听到的魔笛之音;有画家从内蒙古到柏林的故事;有“二战”中被迫远离故土的娜佳对战争与童年的记忆……
一本罕见地深入描摹外国人精神和心灵生活之作,不再只是描写人在异域的观感、猎奇,却是如对自己的邻居一般,进入其真实的人生经历,书写地球那一端的德国黑森林居民相通又相异的生命经验。在他人的故事中反观自己的生命体验,发现生活的真意,克服人生的难题。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哥林多前书 13:11 让重要性在你自己的目光中。 ——纪德《地粮》 这本书明显的形式让我误以为这是以《格林童话》为核心的一组故事,于是刚翻到第一个故事正式开头,脑袋里已经把《格...
评分 评分两个场景。 一个天色像下午的中午,我跟着几个大孩子穿过学校背后的松林。他们已经知道如何抄近路回家,而我显然忘记了自己的年龄。金色的松针上,塔状的松果迷惑了我,我蹲下去。树与树之间看不到出路,只有松树被强风吹拂时特殊的“沙沙”声。我忘了自己在原地等了多久,也忘...
评分来源|晶报《深港书评》 2019/5/13 记者|伍岭 ■“想象”这事件事需要勇气 晶报:《我愿意学习发抖》缘于你参加的德国“无界行者”写作项目,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活动吗? 郭爽:“无界行者项目”是由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和德国柏林文学协会合作的项目,支持和资助各国的文字写...
评分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哥林多前书 13:11 让重要性在你自己的目光中。 ——纪德《地粮》 这本书明显的形式让我误以为这是以《格林童话》为核心的一组故事,于是刚翻到第一个故事正式开头,脑袋里已经把《格...
概念很好,通过童话故事串连,每一章都写了很多,看得出来,写得很仔细,唯一的问题是不吸引人,没办法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而我童年的启蒙书就是格林童话跟安徒生童话,这是我所能得到的为数不多的读物。
评分我設想,小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如果讀過本書,或會就這十個故事寫下他所熟悉的句式:呼叫特雷莎的女子 / 披一身水草的人 / 月亮的距離 / 從陡壁懸崖邊探出身子 / 看不見的異國 / 在你寫下卷餅之前 /命運交叉的愛情 / 圖書館裡的獵人 / 一切于一點 / 通徃家園的小徑。卡爾維諾爲向《格林童話》致敬,編纂了厚厚的《意大利童話》。《格林童話》有200餘則,《義大利童話》有200餘則。爲此,我覺得要給僅有十個故事的本書減一顆星。
评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故事来治愈。最后两篇最喜欢,《不来梅的乐师》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也挺开心在德国有一位经历多舛的老奶奶也爱着它,果然想象是没有国界的,哪怕隔着语言这道屏障。
评分3.5 一开始觉得结构有些刻意求新颖,而且前几篇觉得是信息密度很低的非虚构,很像是大多数目前年轻作家喜欢写的故事,一些金句,描写一些陌生的场景,夹杂缥缈隐晦的叙述口吻,表达同质也乏味的生活。不过读到中间有几个故事还不错,文字也越来越深入和坦诚,挖掘到的东西开始更重。到后面又变得还好,纯粹的叙事又有点点枯燥。不过总的来说觉得还不错,是认真又努力去思考后得出来的文字,就会觉得值得去读。
评分哎呀,好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