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導下的「尖閣問題」

美國主導下的「尖閣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簡介:

豐下楢彦

豐下楢彦(1945-)為兵庫縣人,曾就讀京都大學法學部,為日本政治學者。曾任京都大學法學部助教授、立命館大學法學部教授、關西學院大學法學部教授,專長為國際關係理論。著有《安保条約の成立―吉田外交と天皇外交》(安保條約的成立:吉田外交與天皇外交)(暫譯)、《集団的自衛権とは何か》(何謂集體自衛權)(暫譯)、《昭和天皇の戦後日本―〈憲法・安保体制〉にいたる道》(昭和天皇的戰後日本-達成「憲法‧安保體制」之路)(暫譯)等書。

譯者簡介:

許哲睿

1986年生於台北市。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是從日本外交、安全保障的觀點討論戰略。以日本航空自衛隊為題目撰寫碩士論文,有數篇日本國防相關的文章、報導散見於軍事雜誌。曾任立法委員助理。譯有《燃燒的海洋:雷伊泰灣海戰與日本帝國的末日》、《大東亞戰爭肯定論》。

出版者:八旗
作者:豐下楢彥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許哲睿
出版时间:2019-1-9
价格:NT$ 4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865446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琉球 
  • 日本史 
  • 日本 
  • 政治 
  • 战略 
  • 安全研究 
  • 国际关系 
  • 台版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尖閣群島是誰的?

這個人為創造出來的國際熱點,造就了今天所謂的「尖閣問題」

而日本、中國和台灣背後,最大的影武者是美國。

看破這層,「尖閣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日中的「尖閣問題」(台灣稱釣魚台),自北京在1972年主張其領土主權以來,就成為了兩國關係好壞的溫度計。而導致日本在2012年決定支持時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購島」方針,是因為對日趨嚴重的「中國威脅」有感。石原的舉動是要把「尖閣問題」限縮成日本與中國的「零和」關係,把兩國關係升高到「軍事衝突」的緊張程度。石原慎太郎把「尖閣問題」推上了另一個層次的高峰,中日雙方的衝突一觸即發。「尖閣問題」從此浮上中日兩國的談判桌。日本在外交上持何種態度,關乎其如何看待「尖閣問題」的核心立場。一時間,「尖閣」成了日本不得不面對的頭痛問題。但「尖閣」真的只是中日的問題嗎?

作者豐下楢彦認為,日本不分朝野黨派,欠缺應對「尖閣問題」的歷史認識。從這裡引發出充滿恐懼所建立起來的「安全困境」,是對中國強化戰力而感到恐懼的結果。日方種種不到位的舉措,不斷刺激到中國與韓國的「反日民族主義」,成為兩國政治領袖煽動輿論的好題材。「尖閣問題」不僅僅是日本與其他國家間的問題而已,他已經成為這個議題背後的影舞者,隱藏在第三方的關係人——美國掌控西太平洋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手段。

「尖閣問題」對於日本來說,是北方四島,是竹島,同時也是美日安保等等議題延伸出來的結構性問題。對於美國來說,尖閣問題是強化美日同盟,共同面對中國威脅的手段。作者認為日本官方缺乏彈性,以及國內隨美派與美國知日派的契合,導致日本在領土主權爭議以及軍事戰略上處處被動。知日派的把持,使得日本無法走出其控制之下。

美國究竟在背後玩什麼把戲?日本感覺吃了一記悶棍,而且問題還是無法解決,美國也不允許問題被解決。這些不願解決的領土爭議,背後還有多少不可告人的事情?尖閣問題的政治因素以及美國的「曖昧不清」,才是尖閣問題的癥結點。

作者從歷史、國際法上去剖析日本對尖閣諸島的主權歸屬,並且提出要如何在曖昧未明,卻又糾纏不清的尖閣問題上達成日中、日台關係的和諧。日本國內的種種問題,諸如參拜靖國神社、日美安保條約、日美中關係的維繫等等,都是直接導致日本政府要如何處理尖閣諸島上的態度與立場。

在美國的主導之下,與蘇聯/俄羅斯的北方四島爭議、與韓國的竹島爭議,一直處於懸而未決的態勢。美國認定,北方四島與竹島分別被俄羅斯與韓國有效統治,因此為兩國的領土。同樣的,日本對尖閣群島也一樣有效統治,可是美方卻採取「中立立場」。奇怪的是,當日本政府不斷堅稱尖閣群島是日本「固有領土」,「沒有領土爭議存在」的立場時,日本唯一的盟邦美國,卻完全不打算認同日本的這個立場。作者認為,日本應該加快「戰略性解決」和俄韓的領土紛爭,尖閣問題則應該立刻與中、台就資源、漁業等問題進入實務性協商,避免軍事衝突。

豐下楢彦點出,在日美中三方無法理出一個各方皆滿意的方案以前,重要關係人但卻沒有實質影響力的台灣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不但可行,反而超越了各方利益。作者認為問題最大的癥結點在於「石油資源」,只要各國同意再做一次深入的聯合地質探勘,確定石油的蘊藏是否為事實以後,問題都可以一併解決。

與其說「尖閣群島是誰的」,不如說「尖閣群島不是誰的」會來得清楚。當搞清楚問題的本質以後,尖閣/釣魚台的問題就單純多了。

走上海洋路線,日本的外交更開朗

豐下楢彦的觀點,尖閣問題之所以存在,是日本缺乏獨立外交思維的結果。作者根據領土爭議與美日同盟的形式緊密相關這件事,從更寬闊的視野對日本外交今後的方向做徹底的檢討。「日本雖然有強大的國力,卻對把這些國力該往什麼方向施展而感到迷惘」,擁有獨立自主、開拓不扈從於美國外交戰略的「海洋國家日本構想」是日本可以選擇的第三條路。日本戰後走向「吉田路線」,也就是在美國軍事力量的核保護傘裡,一邊在外交、國防上依賴美國,一邊只在經濟上積極努力發展。儘管戰後日本的政策極為開明,卻必須伴隨、追隨美國而放棄主張自己的意見。

當美國嚴厲質疑「日本是要繼續當一流國家還是想淪落成二流國家」的時候,美國國際政治大師奈伊開出「堅持、加強日美同盟;像法國一樣的自主獨立路線;或是變成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大國——中國的屬國」等三個路線讓日本選擇,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在日本處處受美國掌控之下,這如同宣告日本如果「想要留在一流國家的行列」,就必須接受「堅持、加強日美同盟的建議」。

美日關係如果美國是騎師,那麼日本就是駿馬了。身為「駿馬」的日本,在美國騎師韁繩的控制之下,面對日美同盟關係方面的要求(如集體自衛權、出兵波斯灣),就只能「跑得更快、更用力」,以展現身為「駿馬」的角色。「因為跟美國的合作關係,日本變得無法主張日本的利益」,這種島國心態,使得日本犧牲了成為宛如英國那樣的「海洋國家」的機會。如此,國家的「安全困境」也因此無從解決起。

本書特色

1. 全書11萬字。

2. 梳理歷史脈絡,重新建立看待「尖閣問題」的不同視角。把日本對外的領土爭議做一個包裹性的全面探討,找出問題的原點。

3. 內容涵蓋外交、軍事、歷史、美日關係、中日關係等全面性範疇。日本的外交經驗,可以做為其他國家在面對美國的強大壓力,以及中國日趨嚴重威脅的借鏡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前些日子看完了這本相當精彩的著作,對釐清世界—美國—東亞—日本國內的複雜國際與國內政治變遷,以及歷史與此的糾葛等整體結構性問題很有幫助。前面乍看下大概會以為作者是成天批判美國的日本左派,後來才發現他根本不是所謂左派和右派,而是有主體意識、想替日本勾勒一條新的、面對中國威脅的可行道路的學者,更沒有要拋棄美日同盟,企圖很大,從中獲益良多,很推薦一讀。

评分

来龙去脉讲的比较清楚了。

评分

来龙去脉讲的比较清楚了。

评分

前些日子看完了這本相當精彩的著作,對釐清世界—美國—東亞—日本國內的複雜國際與國內政治變遷,以及歷史與此的糾葛等整體結構性問題很有幫助。前面乍看下大概會以為作者是成天批判美國的日本左派,後來才發現他根本不是所謂左派和右派,而是有主體意識、想替日本勾勒一條新的、面對中國威脅的可行道路的學者,更沒有要拋棄美日同盟,企圖很大,從中獲益良多,很推薦一讀。

评分

来龙去脉讲的比较清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