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网名:馒头大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做过11年体育记者,采访过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以“历史上的今天”为特色,每天推送一个历史小故事,获凤凰网和“一点资讯”颁发的2017年自媒体“年度内容突破奖”。
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获亚马逊中国颁发的“2017年度新锐作家”称号。
坚守气节、自诩为“海上苏武”的叶名琛,为何最终还是背了“千古骂名”?严复的人生,因何最终拐了个弯?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他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
叶名琛、丁汝昌、沈荩、张作霖、黎元洪、严复、拉贝、丘吉尔、达•芬奇、格瓦拉……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的故事又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
在张玮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历史,或者被历史改变着。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作者尽可能地用辩证的眼光,去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看起来枯燥的历史,带着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闪光、它的信念,展现真实的温度。
在茫茫宇宙中,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读历史,我们仿佛置身其中,那些真真切切的故事、那些有血有肉的人无不在拓宽着我们有限的生命。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评论往昔,难免有失偏颇,随着阅历的增长,同理心更加深刻,体会着每一个人性抉择背后的深情泪水,感受着历史洪流裹挟之下的一...
评分我对温度这个词是有误解的。 其实温度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是热,更可以是冷。在熵增的世界里,温度更多的应该是冷。但因为有一个温字,所以每次看到温度这个词儿我总有一种温暖的错觉。 就像人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其实,视角稍微放大一些,就知道这种感觉是一种误解。但你不能...
评分在茫茫宇宙中,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读历史,我们仿佛置身其中,那些真真切切的故事、那些有血有肉的人无不在拓宽着我们有限的生命。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评论往昔,难免有失偏颇,随着阅历的增长,同理心更加深刻,体会着每一个人性抉择背后的深情泪水,感受着历史洪流裹挟之下的一...
评分实在2018年的年初,一口气读了历史的温度1和2,很少读这样的历史故事,读下来觉得写的非常新颖,立意和角度都非常的独特,但是读多了就觉得越来越雷同,写作的套路也就让人觉得没有初看时的惊喜,看到3,也就是泯然众人已的感觉,或许是我们读者太挑剔,或者是在这个大众文学普...
评分实在2018年的年初,一口气读了历史的温度1和2,很少读这样的历史故事,读下来觉得写的非常新颖,立意和角度都非常的独特,但是读多了就觉得越来越雷同,写作的套路也就让人觉得没有初看时的惊喜,看到3,也就是泯然众人已的感觉,或许是我们读者太挑剔,或者是在这个大众文学普...
这次把读者评论统一放最后了,很好。
评分作为报人,文笔是合格的(但也不可避免有点老干部体),每篇最后的“馒头说”其实可以直接删掉,蹩脚的命题作文最后的强行升华。
评分这个系列能出这么多?也是泯然众人矣…
评分大概率会是我2018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巧合的是,20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历史的温度1》。
评分切尔诺贝利每次看相关都有窒息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