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研究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中国古典诗歌 互文性 诗歌 文学 選讀書目 诗学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发表于2025-02-16
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研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蛮认真,但,灵气不够?
评分中西论文结合的研究,互文性这个点选的不错。
评分这本书提到陈金现的著作《宋诗与白居易的互文性研究》,找来读了,感觉陈的书是比较偏文化层面的互文性研究,将“白居易”看成一个社会文化符号,将宋代诗人和白居易的关系作为研究内容的,内容很广泛,比如个人经历、遭遇、迁谪、仕宦、退休生活等等。焦亚东这本感觉是文本细读方面的互文性研究,重视文本之间的比较分析,很精细,很深入,和陈金现不太一样。
评分这本书用许多中国诗词的例子来解释“影响的焦虑”,以前对布鲁姆的这个概念理解不透,通过这些熟悉的例子,知道它指的就是后人因为前人的艺术成就太高,自愧弗如,内心焦虑,然后就去模仿前人,希望超越他们。这样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就是影响的焦虑。
评分我一直都认为互文性这个概念虽然是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但巴赫金贡献最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其实就是互文性,这本书第一章就梳理了巴赫金的观点,认为互文性来自巴赫金的思想。
焦亚东,1966年生,河南西平人。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苏州大学、宁夏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台湾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学、比较诗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现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成果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研究》以互文性理论为视角,立足中西文论的对话关系,在生成原因、外部表现、内在机制、阐释策略等多个层面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特征,揭示古典诗歌文本关系存在的普遍性、生成的必然性、表现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其所具有的批评学意义,为深入思考“源与流”、“摹与创”、“同与异”、“常与变”这些文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一份具体的个案参考。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研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