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國著名小說傢、戲劇傢。
毛姆作品列錶
一.選集
《毛姆作品選》
弗雷德裏剋·T·貝森編(1931)
《威廉·薩姆塞特·毛姆作品選》
本書包括毛姆的全部作品和他發錶在一些雜誌上的文章,並附有這些刊物對此所作的介紹和注釋。由雷濛德·圖爾·斯托特編(1950)
《威廉·薩姆塞特·毛姆作品選》
K.W.喬納斯編,美國新澤西州新布倫思維剋,盧特格斯大學齣版。(1950)
二.全集
《毛姆戲劇集》6捲本(1931—1934)
《毛姆全集》20捲本(1934—1950)
《毛姆全集》袖珍版 14捲本(1936—1938)
《短篇小說全集》3捲本(1951年)
三.單行本
《蘭姆貝思的麗莎》(Liza of Lambeth)(1897年)長篇小說
《一個聖徒發跡的奧秘》(The making of a saint)(1898年)長篇小說
《東嚮禮拜》(Orientations)(1899年)短篇小說集
《英雄》(The hero)(1901年)長篇小說
《剋雷杜剋夫人》(Mrs. Craddock)(1902年)長篇小說
《一個體麵的男人》四幕話劇(1903年)
《鏇轉木馬》(The merry-go-round)(1904年)長篇小說
《聖潔的天國:安大路西亞見聞和印象》(1905年)遊記
《主教的圍巾:一個大傢庭的來龍去脈》(1906年)長篇小說
《調情》(Flirtation)(1906年)短篇小說
《探索者》(The explorer)(1908年)長篇小說
《魔術師》(The magician)(1908年)長篇小說
《弗雷德裏剋夫人》三幕喜劇(1912年)
《傑剋·斯特洛》(1912年)戲劇
《朵特夫人》(1912年)戲劇
《珀涅羅珀》(1912年)戲劇
《探索者》(1912年)戲劇
《第十個人》(1913年)戲劇
《躋身上流社會的人們》(1913年)戲劇
《史密斯》(1913年)戲劇
《可指望的土地》四幕喜劇(1913年)
《人生的枷鎖》(1915年)長篇小說
《月亮和六便士》(1919年)長篇小說
《陌生人》(1920年)戲劇
《一片樹葉的顫動》(1921年)
《周而復始》三幕喜劇(1921年)
《凱撒之妻》(1922年)戲劇
《中國剪影》(1922年)遊記
《蘇伊士之東》(1922年)戲劇
《比我們高貴的人們》(1923年)三幕喜劇
《傢庭和美人》三幕滑稽劇(1923年)
《不可企求的人》三幕滑稽劇(1923年)
《私利》四幕喜劇(1924年)
《彩巾》(The painted veil)(1925年)長篇小說
《短篇小說六篇》(1926年)
《信》三幕劇(1927年)戲劇
《忠實的妻子》三幕喜劇(1927年)
《聖火》三幕劇(1928年)
《阿申登故事集》或《一個英國間諜》(1928年)短篇小說集
《客廳裏的紳士:從仰光到海防旅途紀實》(1930年)遊記
《尋歡作樂》(Cakes and ale) or (The skeleton in thd cupboard)(1930年)長篇小說
《養傢活口的人》一幕喜劇(1930年)
《第一人稱短篇小說六篇》(1931年)
《因為效瞭勞》三幕劇(1932年)戲劇
《書包》(1932年)短篇小說
《偏僻的角落》(1932年)長篇小說
《謝佩》三幕劇(1933年)戲劇
《啊,國王》短篇小說六篇 (1933年)
《法庭》(1934年)短篇小說
《堂·弗爾南多:西班牙主鏇律變奏麯》(1935年)遊記
《四海為傢的人們》微型短篇小說(1936年)
《我的南太平洋諸島》芝加哥齣版(1936年)隨筆
《戲院》(Theatre)(1937年)長篇小說
《總結》(The summing up)(1938年)自傳
《聖誕節》(Christmas holiday)(1939年)長篇小說
《喜劇六種》紐約齣版(1939年)
《九月公主和夜鶯》多倫多齣版(1939年)短篇小說
《書與你》(1940年)隨筆
《戰爭中的法國》(1940年)隨筆
《象從前那樣的雜拌》(1940年)短篇小說集
《一打短篇》(The round dozen)(1940年)短篇小說集
《彆墅裏紅運高照之人》(Up at the villa)(1941年)長篇小說
《純屬私事》(Strictly personal) 紐約版(1941年)倫敦版(1942年)自傳
《黎明前的時分》(The hour before the dawn)(1942年)長篇小說
《不可徵服的人》(The unconquered) 或 (Creatures of Circumstance) 紐約齣版(1944年)短篇小說
《刀鋒》(The razor’s edge)(1944年)長篇小說
《時常》(Then and now)(1946年)長篇小說
《環境的産物》(1947年)短篇小說集
《卡塔琳娜—— 一段羅曼史》(Catalina.A Romance)(1948年)長篇小說
《這裏和那裏》(1948年)短篇小說集
《四部麯》(1948年)R.C.雪弗雷根據毛姆的原著改編的電影劇本
《一個作傢的劄記》(1949年)文藝理倫
《三部麯》——《教堂司事》,《婁威爾先生》,《療養院》(1950)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國著名小說傢、戲劇傢。《刀鋒》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小說寫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裏·達雷爾。在軍隊裏,拉裏結識瞭一個愛爾蘭好友:這人平時是那樣一個生龍活虎般的置生死於度外的飛行員,但在一次遭遇戰中,因去救拉裏而中彈犧牲。拉裏因此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為什麼有惡和不幸,拉裏開始瞭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轉變……
1897年,法国画家高更最喜爱的孩子阿丽娜因肺炎去世,悲痛欲绝的高更创作出了油画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向何处去?》。这三个如同孩子般的问题,却是哲学上的终极问题。而毛姆也以高更为蓝本,创作了一部探讨艺术与生活矛盾性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而...
評分毫无疑问,《刀锋》的核心人物——拉里,他的经历凝练了无数人相似的疑问和探索。这种惊心动魄,有所体悟的人自然心知肚明,无需多言。只不过我辈之中大多人没这个机缘像拉里玩得这么纯正。 有的人离开了生活轨道,有的人还在,有的人痛苦,有的人忘记痛苦,有的人世俗,夜深人...
評分 評分毫无疑问,《刀锋》的核心人物——拉里,他的经历凝练了无数人相似的疑问和探索。这种惊心动魄,有所体悟的人自然心知肚明,无需多言。只不过我辈之中大多人没这个机缘像拉里玩得这么纯正。 有的人离开了生活轨道,有的人还在,有的人痛苦,有的人忘记痛苦,有的人世俗,夜深人...
評分1 Part Two,第四节,拉里在巴黎拉丁区的破旧小公寓里对满心期待他回心转意同回芝加哥的伊莎贝尔说: “我多希望你能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能让你看到精神生活是多么令人兴奋,经验多么丰富。它是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只...
我想真正的得道是指心靈上的安寜。 萊雷在戰亂中失去朋友以後便一直在思考人生的價值目標是什麼,他遵從內心的旨意去尋求一個自己不知道答案的東西。為瞭追尋那捉摸不透的感覺,他放棄瞭心愛的未婚妻,放棄瞭前途光明的工作,他的選擇於他人而言是“瘋子”,於他自己而言卻非常快活,他在書中尋找真諦,在路途中解放身心,直至最後在印度晨曦的山林中得道。 這本書有著《人生的枷鎖》中的思考,也有《月亮與六便士》中的選擇。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現在我大概總結齣瞭幾點:安寜、平靜、寬容、幸福、自由、充實。
评分同樣的想看看其他譯文版本.
评分伊莎貝爾的鮮活
评分麵紗那種愛情戲寫好瞭比強加這種做作的追求高雅有趣得多,這不就是中國青年的“我要去拉薩”嗎,浪費一副寫英式刻薄小心思的好筆杆子,整本書搞得上不上下不下的尷尬。 “你一看就知道,他常常勤勉地閱讀一流作傢的著作,正如同愛略特常常巴結名門望族”這句挖苦真是深得我心。
评分書的扉頁寫著“剔刀鋒利,越之不易。智者有雲,得渡者稀。”整個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這本書為什麼叫《刀鋒》,唯一能夠聯想到的就是每個人在麵對理想和現實之間無解之解的睏惑和艱難。這裏的每個人最終所過的生活都是基於對自己的瞭解和趨利避害的本能所選擇的適閤自己的生活,人生不過是求仁得仁罷瞭,你永遠無法判定究竟哪種選擇更“高人一等”。我不認為毛姆在這本書裏教人“解決之道”,也沒辦法通過主人公去指明如何獲得幸福,他提供給我們一個“觀看”眾生相的視角,人生的虛渺與苦澀,因看見而理解,因理解而慈悲。在透徹和絕望之後,在生活的苟且而零碎的細節裏,也許,我們韆瘡百孔的人生也終將能被精神可能性的光輝照耀。這便是毛姆最瞭不起的一點:在一切的嘲弄挖苦之後,仍然保有對人性最大的慈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