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社会建构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 社会理论 文化社会学 社会 伯格 卢克曼 理论
发表于2025-04-14
现实的社会建构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翻译的确较前版有了较大提升,这也是入手新一册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后现代学术研究的重点转向关注日常生活,这种自下而上的探索的积极意义或许也在于,告诉人们要对一切都保持热情,要始终热爱生活。
评分伯格和卢克曼将知识社会学从起头的德国形而上学传统转到了英美的经验主义传统,他们考察的不再是精英的思想理论的社会历史来源,而是作为日常生活“常识”的“知识”,这种知识由作为人群的社会通过语言及各种符号“客体化”为“现实”;“客观现实”再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内化”为人的“主观现实”;社会的运转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外化—客体化—内化”的辩证过程,实现人与社会的相互建构。这一高度抽象却又不离经验的理论,破除了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社会系统、实证主义等等流派的机械性,指引我们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如实地认识人类的社会历史进程。经典之作,绝佳翻译,推荐。
评分译者为了这本书可谓呕心沥血。社会学专业必读书!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伯格的另一本书是《与社会学同游》(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评分大概是说三个阶段:人通过习惯、经验、风俗等实践创造一个世界→→(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外化)→→用符号、语言、知识体系、神学科学哲学等表现社会→→(社会是客观现实: 知识制度化,社会客体化)→→象征世界可以共享、传承(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内化)。所以知识社会学/思想史就不仅是纸片证据链式的史源追踪,还要看到知识制造者所属的社会结构及知识带来的社会控制效果。有体有用。这点和王明珂的“表相—本相”分析法异曲同工。
评分这本书都已问世半个世纪,很多研究者还抱着数据不放不才是最有意思的?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奥裔美国社会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与卢克曼同为舒茨的学生,两人私交甚笃并长期合作。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宗教社会学和关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其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认为其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涂尔干所说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作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这一常识性道理。他还把现实的建构理论与现象学方法用于宗教社会学研究,提出“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其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理论及宗教世俗化的分析,对宗教学和社会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学的邀请》(1963)、《现实的社会建构》(1967)、《神圣的帷幕》(1969)、《异端的使命》(1980)等。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更是社会学领域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该书不仅将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范围,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和理论知识,拓展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而且以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作为“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的社会,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又具有怎样的特性。
本书融汇了现象学的洞察与人文主义的关怀。对于矫治社会学理论的退缩,该书至今仍有警示和启迪作用。
本书出版于1967年,是社会学领域的一本经典,是一本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自杀论》齐名的社会学经典。本书的问世,开启了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学派——社会建构主义。
绪论:知识社会学问题 本书的基本观点:现实是社会建构的,而这一建构过程正是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 关键概念:“现实”(reality)与“知识”(knowledge):“现实”是某些现象的属性,这些现象都是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凭主观愿望使其消失);“知识...
评分 评分 评分This book review is written to answer three questions based on the treatise. The first question is that wha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s a theory of knowledge in soci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that exam...
评分现实的社会建构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