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贝卡•索尔尼特,1961年生于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其写作题材涉猎广泛,从美国新保守主义,到环境问题到当代艺术评论等均有涉及,曾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并凭借《影像之河》获2004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以及哈佛大学的马克•林顿历史奖。2004年,索尔尼特与乔布斯等人荣获《连线》杂志Rave大奖。其代表作有《漫游癖:行走的历史》《荒野之梦》《黑暗中的希望》等。她最近的一部作品是《这是谁的故事》(2019)。
· 分析“沉默的女性”作为一种社会想象背后深刻的历史成因和权力结构
· 视野宽阔,论证充分,从全球女性的共同命运和普遍承受的身体和思想暴力出发
· 不允许女性发声的权力和对女性施加身体暴力的权力是同一种
· 作者是美国当下极具代表性的公共作家,2004年与乔布斯一起荣获《连线》杂志Rave大奖
______
《爱说教的男人》是一本旨在打破女性被动沉默角色的散文集,创作缘起是女作家亲身经历的一次“男性的说教”(mensplain):在一次聚会上,一位男士对着作家本人滔滔不绝大谈她新近出版的关于摄影的一本书,即使他对该书的内容一知半解。
索尔尼特有力地印证了男性如何长期霸占说教者和审判者的位置,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的声音和观点则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甚至不可信,这种错位和扭曲导致女性几千年来的被动噤声。从触目惊心的强奸文化,到结构性的家庭暴力,再到桑塔格和伍尔夫在“不可知性”上的分歧,作家通过犀利的论述,审视了针对女性的制度性暴力是如何通过厌女语言、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和对性别暴力的美化等而持续得到强化。
索尔尼特勾勒了女性悲剧的共同命运,女性就像神话中被诅咒的卡桑德拉,因为挑战男性权力,她的预言和见证无人相信。这本书呼唤社会打破卡桑德拉式的诅咒,让女性不再是处于永恒的隶属地位的客体,在社会制度和想象空间层面获得双重解放。
——————
媒体推荐
拥有到场和说话的权利是生存、尊严与自由的基本条件。我非常感激的是,在经历过早年那些有时因为屈从于暴力的被迫沉默之后,我成长为一个可以发声的人。这让我将永远站在不能发声的人那一边。
******
在这组充满个人色彩但又中立冷静的散文中,索尔尼特鞭辟入里地呈现了之前不曾被描述,甚至不曾被认识的那种熟悉的女性体验。——《纽约时报》
******
至关重要的女性主义文本。——《新共和》
******
在这本通畅易读的散文集中,索尔尼特探讨了诸如性别和权力这类庞大的主题。她的文字坦诚而睿智,本书是深入探讨女性主义和当代社会议题的必读著作。——《旧金山纪事报》
【品·鉴】 读完此书感觉作者关心的并不是“男性说教的问题,而是关于性别与暴力的问题。但可能是受制于作者散文的体裁,作者所展开的论述并不充分。很多地方把施暴者塑造成一种“可悲的自以为是的自怜”的形象,而不去分析其社会成因,非要把生活描述成一出滑稽戏或者是悲剧,...
评分 评分【品·鉴】 读完此书感觉作者关心的并不是“男性说教的问题,而是关于性别与暴力的问题。但可能是受制于作者散文的体裁,作者所展开的论述并不充分。很多地方把施暴者塑造成一种“可悲的自以为是的自怜”的形象,而不去分析其社会成因,非要把生活描述成一出滑稽戏或者是悲剧,...
评分1.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的时刻:我对某人说了一番话,某人先说不不不,接着换了个方式把我的观点重复了一遍,或者仅仅做了并不矛盾的补充。 mansplain v. (of a man) explain (something) to someone, typically a woman, in a manner regarded as condescending or patronizing....
评分1.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的时刻:我对某人说了一番话,某人先说不不不,接着换了个方式把我的观点重复了一遍,或者仅仅做了并不矛盾的补充。 mansplain v. (of a man) explain (something) to someone, typically a woman, in a manner regarded as condescending or patronizing....
觀點很碎片化,公眾號水準,只適合啟蒙。翻譯太不流暢。講的比較好的幾個點:同性群體對異性戀的解放意義;#NotAllMen和#YesAllWomen的辯論;語言就是權力,它幫助我們描述世界,更幫助我們重塑世界。
评分适合在读理论读到头晕脑胀之后放松心情的散文/论文集。然而看到许多列举案例的时候难免会想,欧美女权主义运动就这样一次次被记录,白字黑字,成为集体记忆和历史,而我们呢。
评分无聊的博文合集,并没有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朋友说这本书也许适合沉睡的人用来觉醒,我说看来我已经醒了吗哈哈哈。
评分适合在读理论读到头晕脑胀之后放松心情的散文/论文集。然而看到许多列举案例的时候难免会想,欧美女权主义运动就这样一次次被记录,白字黑字,成为集体记忆和历史,而我们呢。
评分适合在读理论读到头晕脑胀之后放松心情的散文/论文集。然而看到许多列举案例的时候难免会想,欧美女权主义运动就这样一次次被记录,白字黑字,成为集体记忆和历史,而我们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