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程

議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法]埃裏剋·維亞爾
出品人:啓皓文化
頁數:190
译者:孟湄
出版時間:2019-5
價格:4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170181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龔古爾奬
  • 法國
  • 法國文學
  • 歐洲史
  • 小說
  • 埃裏剋·維亞爾
  • 社科
  • 議程
  • 社會議題
  • 公共政策
  • 輿論引導
  • 政治傳播
  • 媒體分析
  • 社會觀察
  • 思想評論
  • 當代中國
  • 公共討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33年2月20日,距離國會選舉還有兩周,德國工商業巨頭——歐寶、剋虜伯、安聯、西門子、巴斯夫、拜耳、愛剋發、德律風根、法本等至今依然如雷貫耳的公司的領導人——秘密齊聚納粹黨的晚宴。迎接這24位巨鰐的是戈林、戈培爾和希特勒。

此後很快,國會將不復存在,再過幾年,甚至國傢議會也將不復存在,隻剩頹垣敗壁,青煙裊裊。

在這場秘密晚宴裏,這24個人和納粹領導人談瞭些什麼?目的何在?奧地利政治傢許士尼格為何要齣賣自己的國傢?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和英國首相張伯倫的會晤預示著什麼?

龔古爾文學奬得主埃裏剋·維亞爾以精湛的筆觸描述瞭“二戰”前夕的歐洲,用一個個眼花繚亂的事件描繪瞭納粹德國的崛起。維亞爾憑藉導演的眼睛、曆史學傢的審視和小說傢的筆法,展現瞭災難、荒謬和恐懼如何緩慢而無情地展開。

《議程》取材於一個個真實的曆史事件,將幕後故事轉到颱前,為理解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提供瞭全新的視角,捕捉到瞭納粹背後強大推動力量的特徵:一廂情願的思想、小醜的自以為是和冷酷的計算。

【編輯推薦】

1.2017年龔古爾奬獲奬作品。法國銷售42萬冊,被譯為36種語言風行全球。美國國傢公共電颱、《波士頓環球報》、Literary Hub年度最佳圖書!

2.為什麼要讀《議程》?

讀故事就像看電影,一口氣讀完不燒腦。

眼花繚亂的曆史膠片被剪輯組閤,把曆史幕後故事轉到颱前。一百多頁,節奏緊湊,快速的場景轉換串起不同的時空,讓人猶如身處事件現場,親身體驗曆史的偶然和荒誕。

戲劇化的情節和“毒舌”風格。

為瞭展現被遺忘的細節真相,宏大的場景被盡數略去,凝練的劇本隻留下瞭關鍵事件:德國國會選舉兩周前,剋虜伯、西門子、歐寶等24傢德國工商業巨頭秘密齊聚納粹黨的晚宴,悄無聲息的秘密會議,實則是一盤以韆萬條血淋林的生命為籌碼的遊戲。帶有懸疑色彩的緊張情節、黑色幽默、隱喻、對比和嘲諷俯拾皆是,淋灕盡緻展現“毒舌”本色。

精準的場景調度和鏡頭語言,一段文字就是一個畫麵。

這部“電影”始終保持著張力,展現瞭維亞爾對場景調度的超強把控力。迅速變焦與位移,場景快速切換,鏡頭語言簡短有力,在荒誕和衝突中還原瞭曆史的本來麵目。比如德國納粹“溫和的”“微笑的”“充滿愛的”“進入”奧地利、奧地利納粹黨狂熱的歡呼雀躍、對小人物在亡國恥辱中自殺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冷靜陳述,幾個畫麵形成瞭強烈的對衝,客觀理性的曆史中充滿瞭冷笑和戲虐,令人毛骨悚然,一股深深的悲哀滲入到全身。

大小人物共同演繹,扁平人物立體化。

無論是戈林還是奧地利傢庭主婦,維亞爾讓他們同時登場,細膩的細節刻畫使曆史檔案裏的扁平人物形象立刻變得立體鮮活,躍然紙上。沒有領銜主演,大人物的渺小和小人物的偉大都被放大,所有人物都被作者輕鬆調動,共同構成一組群像。

3.《議程》改變瞭曆史的書寫方式,展示瞭在今天,什麼是每個人都可以欣賞的非凡曆史寫作。

這是百餘年來龔古爾文學奬第二次頒給曆史類作品,敘事作品迴歸主流視野。簡潔而充滿諷刺的颱詞、帶有懸疑色彩的緊張情節、快速切換的場景、豐富的畫麵、迅速變焦與位移,維亞爾將曆史真相精心剪裁成一個個短小精悍的片段,讓文學與真相緊緊相連,揭開瞭曆史的破衣爛衫。

4.龔古爾奬主席深夜發推特祝賀並推薦,20餘傢世界級媒體推薦。

維亞爾獲奬當天,龔古爾奬主席深夜發推特推薦本書,建議今天所有的年輕人都應該讀一讀。法新社、《費加羅報》、BBC、《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紐約客》紛紛發文推薦本書。

作者簡介

埃裏剋·維亞爾,龔古爾文學奬得主,一位兼具小說傢纔華和曆史學傢眼光的“毒舌”導演,跨界天纔。師從德裏達,畢業於法國巴黎社會高等研究院。環遊過中歐、波羅的海國傢、俄羅斯、哈薩剋斯坦等地區,執導過電影,已齣版《徵服者》(Conquistadors)、《西綫戰事》(La bataille d'Occident)、《剛果》(Congo)、《大地的悲傷》(Tristesse de la terre)。2017年齣版的《7月14日》入圍費米娜奬、法蘭西學術院終選,迅速成為法國大學講堂讀物。

獨特的經曆造就瞭維亞爾與眾不同的視角和遍及全球的視野。自2010年起,維亞爾平均每兩年就斬獲一次世界級大奬,曾獲得發現奬(Ignatius J. Reilly)、獲弗朗茨·黑塞爾文學奬、瓦萊裏·拉赫博文學奬(Prix Valery-Larbaud)、約瑟夫·凱賽爾(Joseph-Kessel)法語文學奬、龔古爾文學奬(Le Prix Goncourt)。

法新社高度贊譽維亞爾的寫作,稱他“以獨特的方式躲入曆史幕後,為讀者提供瞭另一種解讀閱讀曆史事件的視角”。《紐約書評》認為維亞爾對戰爭、人民的命運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有非常強的洞察力。《華爾街日報》稱其作品為一場激動人心的“旅行”。

目錄資訊

秘密會議
麵具
禮尚往來
恫嚇
貝爾格霍夫會談
如何不做決定
絕望的嘗試
一整天電話
唐寜街告彆午宴
閃電戰
坦剋
電話竊聽
衣飾庫
音樂之聲
死者
那些人是誰呀?
譯注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开篇就如此震撼—— 太阳是寒冷的天体。它的心,长着冰刺,它的光,没有宽恕。正是2月,树木死去,河道冰封,好像它的源泉不再吐水,好像大海已经吞不下更多的河流。时间凝固。早晨,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声鸦鸣,空寂。过了片刻,驶来一辆汽车,又一辆,一阵突然的脚步声,一...  

評分

評分

2017年,身兼作家、导演等多重身份的埃里克·维亚尔以他的作品《议程》获得了法国文学至高奖项——龚古尔文学奖,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拿了“发现奖”等多项文学奖的殊荣了。 这本《议程》从文字体量而言并不大,翻译成中文不到七万字。但你千万不要以为短小的故事没有什么内涵,...  

評分

《议程》是关于二战的历史小说,用16个章节从不同的角度描画了历史的细节。每一章都像是一片拼图,最后合成了一幅历史的画像。 在这里,我想记录下让我印象深刻的三个句子: 行贿是大公司预算中不能压缩的一项,这一项拥有好几个名称:游说、年赏、政党支持。 小说的第一章与最...  

用戶評價

评分

叨逼叨

评分

一下子把你從“1934年德國對奧地利進行瞭入侵”這樣一句乾巴巴的曆史書上的話,拉進秘密談判的會議室裏,拉進無休無止的宴會中,拉進等待中的焦急的人群裏。太過精薄最後進入群像有一些意猶未盡,但是那種切切實實的代入和曆史的健忘,讓人覺得陰冷不散

评分

最近在翻譯一本書相關的章節,本想拿這本書作為參考,印證一下某些細節,結果被作者的敘述風格完全吸引住瞭。文筆很有感染力,對材料的選取和心理描寫非常風格化,幾次會議和會麵的氣氛渲染恰到好處,比如許士尼格與希特勒的會麵,把我看迴憶錄時流水賬般的對話摘取瞭重點,進行瞭適當發揮之後,一場經典的對手戲就此誕生。一本薄薄的小書承載著多少信息量,正如同書中的剋虜伯看見瞭多少死者的鬼魂……

评分

從小細節窺見大曆史,看得齣作者用瞭很大精力考古,試圖還原二戰之前的曆史細節,效果驚艷。那些對話、行為、思考,讓人瞭解德軍為何會一騎絕塵,而世界又是如何放任他們帶著世界走嚮深淵。這不是本正經的曆史書,作者加入太多私貨,當事人的心態錶情,即便有再翔實的資料想必也不能一一還原,可是作者不僅“腦補”瞭,還大開嘲諷技能,以上帝視角評價著這齣悲劇的每一個演員、每一幕情節。但也正因如此,曆史之外,這本書能激起讀者內心的波瀾,“禮貌的”租客張伯倫、瘋子戈林、軟弱的許士尼格、還有從開篇到結尾始終受益的24名企業主。這個世界太荒誕,德軍在戰前明明是散兵遊勇,可是因為各方不作為,反而掀起瞭驚濤駭浪。和平算什麼、重蹈覆轍算什麼,在利益麵前生命可以不顧,在虛張聲勢麵前人變得軟弱,二戰的主犯是德國,可眾人拾柴纔火焰高。

评分

以前說過,法語文學奬的審美口味,比英語文學和諾貝爾更符閤自己。但是2016年的斯利瑪尼,偏重女性題材,有點欣賞不來。去年的作品應該還沒漢譯本。這個2017的龔古爾奬作品,是我欣賞的題材和手法。作者師從過德裏達,當過導演,確實在不長的篇幅裏,始終有濛太奇鏡頭和解構的強烈印象。曆史小說不是曆史,但是文學傢應用曆史精彩瞬間,往往超過曆史學傢,當然,我也很懷疑,這本描寫二戰策源的背景獲奬,與歐洲難民湧入,整體右轉的環境有關,不過還是推薦一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