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知名人文艺术博主、科普作家@刘大可先生在微博问答里回答了《如果物质文明瞬间消失,人类会怎样?》的问题,说这是他自有微博以来信息量最大的问答。有读者评论,尽管讲述的是大灾变过后的世界,但任何人读上去都能感受到人类文明的闪耀。文章分四部分,在界定了“物质文明”的概念之后,沿着崩溃——平衡——复兴这一路径,从多个方面探讨论证人类可能的走向。
京剧《四郎探母》是一出老戏,历经多个历史时期流传至今,清朝沈容圃的戏画《同光十三绝》中,就有杨月楼在《四郎探母》中扮演的杨延辉杨四郎。因为剧中的一段情节,1949年之后它成了一出有“争议”的戏,有数十年的时间不准演出。吴钢在《〈四郎探母〉复出四十年》里还原《四郎探母》在“文革”后复出的整个过程,文中展示的十余张各个时期《四郎探母》演出时的剧照,极为珍贵。
《学美术,教美术》是王立采写的美术教育家郭绍纲老先生的回忆录,讲述了郭老求学、工作等经历。在天津念初中时,年轻的郭绍纲就认识到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启发、引导的重要性,考上国立北平艺专后,便在志向一栏写上了“教育”,选择教育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
继介绍了人类如何一步步控制天花、狂犬病、炭疽病、结核病、霍乱等(见《读库1704》与《读库1706》)之后,朱石生这次在《送瘟神》里讲的是血吸虫病——一种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传播历史的地方性传染病,俗称大肚子病。这期间,我们的前辈医家没能准确捕捉到它的一系列症状,从而归结为一个单一疾病,更没意识到这一系列症状是由一种不到一寸长的小虫引起的;而近邻日本的科学家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研究并寻找系统治理的办法。多年后,中国尝试防治血吸虫病,奋斗了近半个世纪,依然未能根除。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曾一度占据优势,珍珠港事件过后,美国海军一边打捞修复受损船只,一边准备对日本本土实施打击。1942年4月2日,美国海军的大黄蜂舰拔锚起航离开旧金山,向西航行,目的便是轰炸东京。这个故事曾被搬上大银幕,范·约翰逊和斯宾塞·屈塞等担纲主演。徐辰在同名文章《东京上空三十秒》中详述了此次行动的经过,文末还配有当时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本文写作之时,杜立特的副驾驶理查德·柯尔还在世,一百零三岁,2019年4月9日,他在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去世。至此,参加杜立特空袭的八十名战士都已荣归。
克韩的《知道“自己在哪里”》探索了GPS的前世今生;严锋的旧文《金庸为什么这么好》,通过对《天龙八部》中天龙寺群僧斗鸠摩智这节文字的分析,带读者领略金庸讲故事和描写场面的能力。《冰与火的暗影(续)》延续上篇的风格,继续梳理原著中那些篇幅不多的人物与事件。
在88页,《四郎探母》复出四十年中,发现有个小错误,虽然无碍大局,但还是写出来,让文章更完美,在该页倒数第二段,介绍演出地点,大众剧场的时候,这样描述该剧场位置:这个剧场南边是前门楼子脚下的广和剧场。而实际大众剧场所在位置鲜鱼口是在广和剧场南侧,即该剧场北侧...
评分在88页,《四郎探母》复出四十年中,发现有个小错误,虽然无碍大局,但还是写出来,让文章更完美,在该页倒数第二段,介绍演出地点,大众剧场的时候,这样描述该剧场位置:这个剧场南边是前门楼子脚下的广和剧场。而实际大众剧场所在位置鲜鱼口是在广和剧场南侧,即该剧场北侧...
评分《送瘟神》从简析曹操兵败赤壁切入,科普了什么是血吸虫、人类对血吸虫的研究以及对预防、治疗血吸虫症的历程。 其中感触最大的,是日本和中国对待血吸虫症的态度。日本通过政府认真推行、民众积极配合,历经几十年,最终实现“全面消除”;中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很多时机,...
有朱石生的文章就值得看。
评分《物质文明消失》一篇文章不评论,可以看做是作者将自己的知识用以写作的方式输出吧;从《四郎探母》一出戏的命运的视角看那段历史,也是很珍贵;《学美术,教美术》很像杂志“温故”上的文章,很喜欢,看老一辈人学习工作为人处世,也从侧面看看那段历史;关于金庸的这篇文章真的是很差,蹭热点也应该选好的文章,毕竟许多人是喜欢金庸的读者;《送瘟神》是最喜欢的文章,不知道血吸虫病存在于长久的过去,而且还顽强的存在于当下,需要大家努力共同抵抗;《冰与火之歌的暗影》比之前一篇深入,对于原著死忠粉复习情节挺过瘾;其余两篇普及类文章可读性尚可。
评分最喜欢的是《如果物质文明瞬间消失》,《送瘟神》
评分这本弃了《冰与火的暗影(续)》,因为既没看过剧又没看过书。以前因为读库的安利看了《魔戒》,书和电影都看了,那一年很是充实。现在劲头没那么足了,可惜。最喜欢《送瘟神》,讲得清晰。《金庸为什么这么好》好似没有终篇,看起来意犹未尽。
评分可惜,这一期除了《冰与火的暗影》,其他都不太感兴趣~ 《东京上空》一看开篇就知道是典型中国文人格局。写这篇文章估计连美国和日本相关史料都查得不多。日本空袭美国珍珠港的背景完全不是他文章描述的那样~好吗? GPS这篇,比较开拓认知,尚可。 第一篇假设文明一夕毁灭~对这种没意义的假设和预测,完全提不起兴趣看。 《四郎探母》没看,对此国粹无感~ 送瘟神也同样不感兴趣。 《金庸为什么这么好》基本秒阅,很一般的一般~ 《学美术,教美术》秒阅~当小历史了解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