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亚雷,小说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1997年毕业于上海外贸学院,现居杭州。小说及译作散见于《收获》、《十月》、《当代》、《青年文学》、《外国文艺》,短篇小说《小而温暖的死》入选“2005年度短篇小说”,《芒果》入选“2006中国原创小说年度排行榜”。2007年翻译出版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长篇小说《幻影书》。《不失者》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都市小职员。他又是一个绝不普通的“不失者”。为了找回失去的记忆,为了追寻真正的自我,二十九岁的他踏上了一场奇妙的逃亡之旅。古怪的人物和离奇的事件纷纷登场,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接踵而至,一个故事里套着另一个故事,如迷宫般奇巧的结构充满了回环、曲径和分岔,散发出迷人而无限的可能性:真实与虚幻。生存与死亡。暴力与温柔。在这座小说的迷宫中,所有的对立都融为了一体,一切的界限都变得暧昧不清。无论是仿佛经过冷处理的冷寂、内敛而又不失文人风趣的文体,还是波诡云谲的想像力、凝重稠密的氛围,抑或质问工具理性、技术主义以至现代工业文明的主题发掘,这部小说都让人想起当代的许多后现代小说大师,比如村上春树,比如唐·德尼罗,比如保罗·奥斯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失者”这个近乎生造的名词令人感到意味深长,看完小说,你也许会发觉,从本质上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失者。
中国的村上春树,一部堪与《寻羊冒险记》和《奇鸟行状录》相媲美的奇妙小说。
孔亚雷的这部长篇小说令人想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更具村上春树文学本质的作品,并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地。而这一境地,便不是简单的技术性模仿所使然,而须以精神的谐调、心灵的契合为前提,同时更需要波涌浪翻的文学才情。套用一句老话,他可以说颇得村上文学的“真传”。---林少华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做那样的宣传,比如村上春树,我想孔亚雷应该在家里无比后悔,如果不搭这班车,现在的境遇就会好很多.至少不会被此蒙蔽掉了小说的好处,但出版的事情,也并不是作者能够做主. 他终究还是不能成为书中的螺丝钉. 除掉宣传语,我相当喜欢这本小说.甚至在非常困...
评分有些书会像迷宫,大退三步,才能恍惚见到全貌。侦探书的尽头是千丝万缕缠起的线球,爱情书的出口是大喜大悲的情绪,但也有种书,每一页都是结语,翻到末尾却仍在局中。还好,阅读只是一场旅行,途中风景才是目的。 读了很久,在“万宝路”、“七星”、“普通话”等熟悉的词汇...
评分不好看。 从第一页开始就让我很疑惑,这究竟是村上春树,保罗奥斯特还是孔亚雷的书。模仿的痕迹太重了,变得做作,看不到作者本身。 又或许这就是译者的悲哀。
评分在图书馆泡了半天,用来读完《不失者》。 说实话,这半天对我来说,颇为难熬。一则我已经很久没有捧着书读这么久,感觉身体对此极度不适。二则,我已经习惯了电子读物,并慢慢地读,拿着这本这么厚的书,我极想不耐烦的读完。 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本身带给我的痛苦。...
评分"我又是梦见了岛 我总是梦见岛" 比 "我总是梦见海豚宾馆。 而且总是栖身其中。 就是说,我是作为某种持续状态栖身其中的。" 差太远了. 不过我喜欢这本书的装帧.
傻逼。
评分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在看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就当做改写的村上春树的书来看,但是看完的第三天,什么情节都忘光了,连猪脚的名字都不记得了。
评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失者”这个近乎生造的名词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评分2008-11-04因为封面买了,结果看了几页就失去了兴趣... / 怎么看这个书呢作为原创有这个时间我可以直接去读村上 作为同人我对村上的爱没有强烈到想看和他作品有关的同人
评分浪费时间的梦游文。呃,不过硬要说风格,和林译村上还是很神似的,本文尤似国南阳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