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剋爾•坎寜安生於1952年,因其1989年的處女作《末世之傢》蜚聲美國文壇,《時時刻刻》是其第三本小說。和他前兩本作品不同的是,《時時刻刻》是關於英國著名意識流小說作傢弗吉尼亞•吳爾夫及其小說代錶作《達洛維夫人》(亦作《達洛維太太》)的一本實驗性小說。
本書是介紹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女性生活狀況的小說。主人翁是三位女性,其中一位是真實的人物弗吉尼亞•吳爾夫,其他兩位是虛構的人物。這是部關於人的失落、希望、恐懼、愛和生活的作品。
在昆德拉看来,艺术的历史与进步无关,它更多的是对未知的一次历险、一次发现,小说家的秘密也正在于此。而结构,这一将小说与其它文学形式区分开来的关键要素,与小说的美感密不可分,不仅包含着作者本身的风格倾向,亦是小说得以独立的身份标识。因此,一场对小说结构有所收...
評分《时时刻刻》中,坎宁汉写了三位女性,弗吉尼亚·沃尔夫、劳拉·布朗、克拉丽莎·沃恩;她们各自的六月的一天:分别是1923年、1949年、1998年;三场自杀:沃尔夫的自杀、劳拉的自杀企图、克拉丽莎的朋友理查德的自杀。 小说以死亡开场。弗吉尼亚·沃尔夫给先生列奥纳多·沃尔夫...
評分《时时刻刻》中,坎宁汉写了三位女性,弗吉尼亚·沃尔夫、劳拉·布朗、克拉丽莎·沃恩;她们各自的六月的一天:分别是1923年、1949年、1998年;三场自杀:沃尔夫的自杀、劳拉的自杀企图、克拉丽莎的朋友理查德的自杀。 小说以死亡开场。弗吉尼亚·沃尔夫给先生列奥纳多·沃尔夫...
評分去年冬天最是凄寂之时偶然看了一部电影叫做时时刻刻,初看时便被电影的女性视角所吸引,被电影叙事结构的巧妙与意象表现的优美所打动,一直以为这样细腻忧伤的作品应该是出自一位女作家之手,结果今年三月的时候在书店的女性主题图书里看到这本时时刻刻的原著小说,发现这本...
評分最近我很认真地看了一本书——坎宁安的《时时刻刻》,讲了三个女人的故事:弗吉尼亚•伍尔夫,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伦敦的天才作家,布朗太太,二战后住在加州的家庭主妇,克拉丽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纽约的出版编辑。小说的结构无疑很创新,用“达洛维夫人”这一关联性将三个不...
勉勉強強地打瞭個四星。/ 先看的是電影,看瞭半個多小時也沒弄懂三個女人之間是啥關係,於是決定還是先看書。可是...這書實在也不算吸引人,我拖拖拉拉看瞭半年多纔看完,中間每次重看都又得從頭讀起,真是痛苦的閱讀曆程。唉!一直看到最後一章,纔弄清楚三個女人的關係。這裏麵的人,要麼是同性戀;要麼是雙性戀;要麼是自殺成功瞭;要麼就是想自殺而未遂。疑惑地想,難道這就是伍爾芙作品的特點?
评分接下來準備看電影。
评分每一個時刻,都蘊含著深意,你的意識在流動、你的情緒在起伏、有那麼多細節在此刻正在發生但你永遠無法掌握……某個時刻,某一天,某個吻或是某次遇見,它決定瞭你的人生,但在那個當下,你渾然不覺。人生就是這樣充滿著潮水般壯闊斑斕的時時刻刻……說起來,《時時刻刻》這部電影,這些年來大概看瞭得有幾十遍,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如今終於帶著朝聖版的心情讀完瞭書,幾點感觸:1)電影對書中部分情節做瞭修改,但想來覺得都閤理,都更適閤電影的錶現形式;2)對照書中內容,三位影後的演技,我最贊賞的是硃利安尼·摩爾,對情緒的把握非常精準;3)對位感,細緻深邃的把握住分秒間情緒的變奏,這本書抓住瞭我日常生活中常常齣現的情緒潮汐,讓人在如此細微的層麵感受到共鳴,坎寜安有天纔的洞察力和感知力。
评分十幾年前看電影的時候,覺得很多情節都有點莫名其妙的,但是到自己是勞拉布朗的年紀瞭,感覺這種時時刻刻的絕望想死就是我的日常。
评分這個裝幀還能讓人接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