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岩,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安丘董傢莊漢畫像石墓》、《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中國錶情》《山東佛教史跡》等。
汪悅進(Eugene Y.Wang),1958年生於江蘇鎮江,上海復旦大學1983年英語本科畢業。研究生時隨伍蠡甫先生研習中西文藝理論,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藝術史。1997年獲博士學位,曾任芝加哥大學藝術史係助理教授(1997)。2005年起任哈佛大學藝術史與建築史係亞洲藝術史洛剋菲勒講座教授(Abby Aldrich Rockefeller Professor of Asian Art)。曾獲美國古根海姆(Guggenheim)基金會奬。主要著作《繪塑〈法華經〉:中古中國的佛教視覺文化》(Shaping the Lotus Sutra:Buddhist Visual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5)獲日本《法華經》研究所學術成就奬。麥剋米蘭公司齣版《佛教百科全書》美術史部分副主編。全美大學藝術史學會專業期刊The Art Bulletin編委。研究範圍涵蓋古代墓葬美術、佛教壁畫與雕塑、古代銅鏡、捨利函、捲軸畫、書法、雕版木刻畫、建築、電影及攝影史等。
本書以山東安丘一座清代石坊“庵上坊”為考察對象,從追溯它的建造緣由入手,講解它的建築式樣和裝飾題材;由欣賞它的藝術之美,既而分析它的錶麵與實際功能;以這座牌坊為例,揭示瞭清代流行起來的建築樣式“貞節牌坊”的隱匿意義:雖然建造的名義是為紀念那些籍籍無名的婦女,但這些牌坊並沒有提供錶彰對象的真實生平,其真實功用乃是作為地方富豪彰顯和增強一己勢力的載體。在富貴吉祥的裝飾圖像和莊正醒目的匾額題詞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意旨和不曾言說的故事……
作者對這一典型題材進行過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參考和援引瞭多方的研究成果,在曆史語境下清晰勾畫齣石坊所衍生的各種形式的話語及其彼此間復雜的關係;在精心鋪敘的種種故事之間,巧妙地穿插著對於許多理論問題新穎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說呈現瞭豐富靈動的曆史文化景觀,堪稱見微知著。作為藝術史、建築史的個案分析,本書將曆史、建築、雕刻、民間文學/民俗文化等諸多領域融於一爐,篇幅精短然而頗見功力;配有插圖106幀,以親自測繪和訪查拍攝為主。這使本書同時成為一本具有親切感的圖文藝術書和文化旅遊讀物。
历史学研究一直以高姿态示人,非渊源有自饱读诗书者,不能钩沉稽古轻下一语。但久而久之,就有些无聊寂寞了,再加上考古文物的冲击,物质视觉的便利,加上研究环境险恶,免不了重回吃喝玩乐风花雪月的避世老路。 庵上坊非常精致可人,把研究者平时不能写的带有个人揣摩调侃的...
評分很快就看完了,很顺畅。 整本书都谈论的是一座牌坊,从民俗的角度,从建筑的角度等。 我在季风翻阅了一会儿,感觉到字字珠玑,作者是花了气力下去的,认真撰写的一本书。 不仅有趣,且信息量丰富,态度谦逊。
評分一座建筑的历史有多少可能性? 任何一座建筑,都是一些特定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运用一些特定的技术和材料,出于一些特定的目的,并且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背景中建造出来的。这还只是建筑历史的一方面。简单说来,这包含了我们当前所说的历史学和建筑史两个...
評分历史学研究一直以高姿态示人,非渊源有自饱读诗书者,不能钩沉稽古轻下一语。但久而久之,就有些无聊寂寞了,再加上考古文物的冲击,物质视觉的便利,加上研究环境险恶,免不了重回吃喝玩乐风花雪月的避世老路。 庵上坊非常精致可人,把研究者平时不能写的带有个人揣摩调侃的...
評分一千年以后,假如牌坊仍矗立原地,或被考古学家从地下发掘出来,而这种种风格不同,内容却极为相近的“文献”,被人们同时从故纸堆中发现,那么,谁能保证这些文字不会被当作“信史”,反过来用以“复原”这座牌坊修建的背景和过程呢?
很腹黑的作者,偷笑中
评分有些亂
评分考據派~
评分節孝坊,錶演性自殘
评分小冊子,很歐化的漢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