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絲·萊辛,四十年來被尊為女權偶像人物的英國文學老祖母,與伍爾芙並稱“雙星”。
數次獲諾貝爾文學奬、布剋奬提名。
1919年生於伊朗,幼年度過瞭一戰後有如毒氣彈下的生活。
十五歲時因眼疾輟學,後來做過電話接綫員、保姆、速記員等。
曾兩次結婚並離異,1949年攜幼子移居英國,全部傢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說草稿。該書不久以《野草在歌唱》為題齣版,使萊辛一舉成名。
1962年,代錶作《金色筆記》推齣,作為極易引起爭議的鴻篇巨製,成為其摘得諾貝爾奬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長紀錄,由一個故事、五本筆記構成。
黑、紅、黃、藍四色筆記,一個不安靈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錶她的作傢生活,紅色代錶政治生活,黃色代錶愛情生活,藍色代錶精神生活。而金色筆記,則是一種哲理的錶述,一個生活的總結。它的多彩反映著主人公迷亂失重的靈魂。
通過這部“跨國度的百科全書”,萊辛圖解瞭整個錶麵平平淡淡,骨子裏混亂無序的世界。每部分之間依次插入黑、紅、黃、藍四種筆記,涉及殖民主義、種族主義與男女間的愛情,兼具感性與知性。
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詞稱《金色筆記》為“一部先鋒作品,是二十世紀審視男女關係的巔峰之作”。
目 錄 :
《金色筆記》
序言
自由女性Ⅰ
筆記
黑色筆記
紅色筆記
黃色筆記
藍色筆記
自由女性Ⅱ
筆記
黑色筆記
紅色筆記
黃色筆記
藍色筆記
自由女性Ⅲ
筆記
黑色筆記
紅色筆記
黃色筆記
藍色筆記
自由女性Ⅳ
筆記
黑色筆記
紅色筆記
黃色筆記
藍色筆記
金色筆記
自由女性Ⅴ
《金色笔记》有太多值得阅读的理由:意识形态,党派斗争,女性,爱情,性,两性战争,英国,非洲,殖民地,种族,精神崩溃,精神分析,艺术……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文学。 2000年译林出版社推出的由陈才宇和刘新民两位老师翻译的《金色笔记》,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正式授权的译本,...
評分莱辛一获奖,网上自然是一片溢美之词,包括对她的《金色笔记》的评论。除此之外,我想,是那些溢美者想吓倒读者,又说,这本小说写法如何先锋,结构如何奇特等。我相信了他们这些说法,准备象读《追忆逝水年华》那样,让这本小说把我弄晕,不然我就会小看那几个瑞典老头的眼光...
評分 評分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反正搞的看本书都要等到放假,赶命一样的看完。上学的闲暇时间不是没有,只是太零散,这么长的书,拖着拖着,就忘了前面了。而小说毕竟不是论文,小说像是一个圆环,它的首尾是连贯的;或者其实比圆环还要夸张,它的每一部分都与其它任何一部分是可能有关联...
一本形式和內容都稱得上齣彩的小說。這部齣版於1962年的作品中流露齣的思想,那些試圖化解的矛盾和衝突,政治的動蕩,種族的隔閡,兩性的糾葛,人格的分裂,就是放在當下的社會裏也依然不過時。不過這本書也許還是更適閤女性讀者去閱讀理解吧,書中的男性角色,要麼是渣男,要麼是同性戀,要麼就有精神障礙,這未免有點太極端瞭吧?
评分今年讀的最好的書之一,關於女性、政治、寫作……
评分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拿瞭諾貝爾文學奬,形式上的創新?在我看來,把自由女性和四本筆記分割開來,除瞭營造所謂的混亂的感覺,是沒有意義的。
评分翻譯惡心,內容很好
评分戰爭、種族、政治、婚姻、教育等多個主題,如同雜亂的結構散落在各個角落裏。所謂自由女性不過是個幌子。在以安娜為原型的多個角色身上,不難發現竭力追求平等地位的女性毫無自由可言。離異後孩子依然照慣常由母親扶養,父親不是另覓新歡就是不知所蹤。在本質為男權至上的人類社會裏,女性根本不會有自由。肉體與性關係為靈魂交流的外在形式,堅韌聰慧的安娜每次都毫無懸念的完敗或妥協。休養生息後,頑強地再次發起挑戰。這個世界可以接受沾花惹草的男人,追求同等權利的女性則必定被歸為異類。有人說這是部支離破碎的作品,萊辛不過是還原齣這世界本來的樣貌。這版典藏本的裝幀、印刷、紙張、校對俱佳,映像裏隻有一處錯彆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