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正红旗)。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戏剧创作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他以话剧的写作投身抗战宣传,颂扬民族正气,表彰爱国志士,批判不利于团结抗日的社会弊端;新中国成立后,又以戏剧创作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作品有《残雾》、《国家至上》、《桃李春风》、《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结构上分三幕,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人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
评分初中读《茶馆》,觉得满篇都是你来我往的对话,没有情景没有波澜;高中读《茶馆》,知道了王掌柜的圆滑、常四爷的刚直;大学第三次接触《茶馆》,是电视剧。 场景切换了,从茶馆到八道弯,从后院到百花深处,编剧的妙心安排,让茶馆浓缩了四九城的每一个角落:茶馆的厅堂...
评分电视剧里有一幕虽然原著剧本里没有,但很出彩,让人记忆深刻。巡警们因为王利发占道摆摊,又不肯交“罚金”,抢去了王利发的几套桌椅。街边的闲人劝老掌柜莫和混蛋生气。老掌柜一句:“我已然不知道生气是什么滋味了." 几十年政坛上风云际会,看似变化巨大,然而不变的是政府对...
评分电视剧里有一幕虽然原著剧本里没有,但很出彩,让人记忆深刻。巡警们因为王利发占道摆摊,又不肯交“罚金”,抢去了王利发的几套桌椅。街边的闲人劝老掌柜莫和混蛋生气。老掌柜一句:“我已然不知道生气是什么滋味了." 几十年政坛上风云际会,看似变化巨大,然而不变的是政府对...
评分《茶馆》观后感 前天晚上,随《茶馆》散场人流从首都剧场大门出来,剧场小小院落里,灯光闪耀着许多即将启动,已启动的名牌好车,我仿佛来到另一个布光精致的剧场,上演着最好的时代的时装剧。于是想起刚才的剧场上,贴在老裕泰茶馆里大大小小“莫谈国事”的纸条——那一...
高中语文课分角色演了一遍
评分“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点纸钱吧!”
评分王利发的结局就是老舍自己的结局,全剧的回声是最后沈处长复读机一样的“好!好!”
评分茶钱先付 莫谈国事
评分“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点纸钱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