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越,男,1968年生於上海,五歲隨傢人去北京生活。1986年進入復旦大學生物工程係學習,大學期間喜歡上瞭流行音樂。1992年赴美讀書,並在朋友推薦下開始聽鮑勃·迪倫,從此喜歡上瞭美國民歌,收集瞭大量美國民歌CD,並開始閱讀相關曆史書籍。1995年正式開始撰寫本書。因為在美國內工作繁忙,隻能利用業餘時間。雖然辛苦,但樂趣無窮。2001年年底終於完成初稿,幾經反復後於2003年由北京現代齣版社正式齣版。2005年初迴到國內,擔任華納唱片公司歐西部經理。同年進入《三聯生活周刊》,擔任特約撰稿人至今。2008年,本書由南京大學齣版社再版,增加瞭之前被刪除的一些照片,修改瞭一些錯誤,改進瞭裝幀。
本書以近似說書的方式記錄瞭上百個民歌手的經曆,書寫瞭美國的民歌曆史。從學者艾倫·洛馬剋斯到鉛肚皮,從民權鬥士喬·希爾到流浪民謠歌手伍迪·格斯裏,從左派民歌手皮特西格到民謠之王鮑勃·迪倫,從毒品到伍德斯托剋……這些人以看來混亂而且不可思議的方式創造瞭一個曆史。書中充滿著躁動、人民與明星、根源與現代,藝術與商業,其間的交錯與矛盾,展現的不僅是民歌的曆史,也從另一個角度書寫瞭二戰後美國的曆史。本書能讓我們從根本上改變對民歌的看法,並且深深地喜歡上民歌。本書嚴謹、清晰、樸實,敘述豐滿,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总结:如果你是一个想了解美国民谣摇滚,但还不了解的人,那么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启蒙读物。但如果你本身就对那个年代的音乐有不少了解的话,这本书的价值基本就在于收藏了——书中的一些错误和纰漏是非常明显的。下面进入正题。 这本书我在看到标题和简介以后,是想都没想就...
評分像袁越这样具有如此优越条件的人,我还没有发现过第二例:在美国长期生活,精通中英两种语言,听过数以万计的歌曲,通晓世界流行乐;还有尤其重要的一项,无比地热爱民谣。大多数中国人只能靠文字想象的音乐活动,比如伍德斯托克,袁越本人是亲身经历,甚至追随喜爱的乐队...
評分在我自己的博客里发现的,时间很久远了。不知道当时是我自己写的还是转载别人的,真的忘了。 全文如下: 刚拿起书的时候,是被“民歌”这两个字吸引的。在此之前,“美国民歌”在我的脑子中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只是听过那首鲍勃·迪伦(BobDylan)的那首《答案在风中飘》(Bl...
評分资料翔实,基本实现八卦学术化,学术通俗化,通俗叛逆化。当然,如果yin者见yin,自然叛逆也八卦化。 照片丰厚,或珍贵,或别致(对比页260和页261两张照片)。歌词内容、曲调形式、表演方法、推广渠道、版权演变融合得不错。谈早期的搜集活动与口述史、整理民间文化之间的关联...
評分像袁越这样具有如此优越条件的人,我还没有发现过第二例:在美国长期生活,精通中英两种语言,听过数以万计的歌曲,通晓世界流行乐;还有尤其重要的一项,无比地热爱民谣。大多数中国人只能靠文字想象的音乐活动,比如伍德斯托克,袁越本人是亲身经历,甚至追随喜爱的乐队...
裏麵涉及的音樂的閤集播放地址: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48982536
评分終於把這部大部頭讀完瞭,好傢夥,全是乾貨!
评分這麼厚一本書,每次隻看兩頁,因為過程實在珍貴,不想太快看完
评分有意思。
评分終於把這部大部頭讀完瞭,好傢夥,全是乾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