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 — 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认识和深刻阐述,形成自成一体的“历史文化观”。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陈寅恪集之一种,分上、中、下三册。以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为核心,考察明清之际社会与思想文化之变迁,揭示历史存亡关头的士人心灵和生命形态。作者通过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藉以揭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是作者在“失明膑足”的晚境中,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心血结晶。
记者 | 刘周岩 三联生活周刊:你1958年出生,在台湾大学就读,然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后又回到史语所工作至今。像你这样一位在台湾成长起来的学者,了解陈寅恪先生是怎样的过程? 王汎森:因为台湾1949年后对很多信息进行限制,我们对留在大...
评分十余年来收集了《别传》的六个版本——80古籍精/简,80里仁版精装,80里仁合印本(2册),99三联版,09三联版。数次虎头蛇尾未能终卷,今次始得通读一过。 就图书本身质量而言,上古版未读,不得而知。里仁两种乃影音上古版,别无二致。三联99版字句之舛误触目可及,09版多有订...
评分什么都是香的,这书是他影响最大的书吗?几人认真读过? 老实说,我读不懂,但不会不懂装懂,写那么多无聊乱扯的文字…… 我最喜欢他那些比较短的学术文章,还有书信,序跋。 读起来倒有不少收获。 文人啊,文人, 自古共道文人笔 最是文人不自由 史家与文人合一的陈先生,赶...
评分 评分关于《柳如是别传》,钱钟书曾讥之为“小题大作”,一位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学者为一个妓女树碑立传实在有匪夷所思之感,然而寅恪先生的意味在开篇即已点明:“惟此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历千万祀,必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中国的文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婢女...
柳如是奇女子也。
评分真够晦涩难懂的
评分别传
评分以红豆缘起,以红豆告终。读到最后一句“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时真是不舍得把书合上。能在他人的际遇里寻得同情是历史学家的幸事。陈先生能与钱氏园中的一枚红豆结缘,还是极让人羡慕的。
评分开创『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研究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