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茅庐外纪

风雨茅庐外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萍荪先生正是生长在杭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又先后任《民国杭州日报》、《东南日报》、《中央日报》记者、编辑以及编辑杭州发行《越风》杂志的一位老报人。

出版者:香港三联书店
作者:黄萍荪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1985年
价格:HK$20.00
装帧:
isbn号码:97896204035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新闻史 
  • SHL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选自刘方《风雨忆得故人来》一文http://china.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8/01/09/009126064.shtml:

作者黄萍荪先生正是生长在杭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又先后任《民国杭州日报》、《东南日报》、《中央日报》记者、编辑以及编辑杭州发行《越风》杂志的一位老报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和郁达夫相识,在这个过程中,恰逢郁达夫协妻子王映霞从上海举家迁到杭州,并且在现在的大学路筹资买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家“风雨茅庐”。黄萍荪在郁从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到一九三六年初离开杭州赴闽任职的这短短三年时间里,起初作为约稿人出入其间,郁达夫离沪抵杭后的第一条消息就是黄亲自上门采写并刊登于《东南日报》上的。时间一长,黄不仅作为约稿人,更是作为郁达夫的朋友成为座上客,从而了解了作家的思想、精神甚至家长里短。我们从书中可以了解到,黄先生有时候是作为编辑上门(即36年所建场官弄“风雨茅庐”寓所)约稿,而有时候却以记者或朋友的身份陪郁达夫游山玩水,访古寻踪,杭州的西湖、吴山等景致秀美之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由于是亲历亲闻,因此书中有关郁达夫他的鲜明性格特征则通过了大量的事例所体现出来,如我们从前理解的郁达夫,脑海里总是闪入一个以文字为匕首和投枪的一派瘦弱文人的形象,是而书中黄萍荪先生写到的达夫在保护一个受国民党兵痞欺侮的黄包车夫的事情的时候,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高大威猛的达夫形象则跃然纸上。再如,我们都知道郁达夫爱喝酒,一般只道是家中或者宴席上与友人开怀畅饮,而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在列车车厢里被记者环绕而依然可以盘腿而坐,自斟自酌消灭满满两洋酒瓶的自得其乐的达夫,而且也可以看到在高官满座美酒佳肴,借饮酒而不畏权贵而直抒胸意的率真的达夫形象。

黄萍荪与郁达夫虽然只算是萍水相逢,但是经过在各种场合的接触、交流和了解后,两人已然成为了莫逆。在八十年代初期,黄萍荪重游当年和郁达夫一起游览过的浙江龙游凤凰山时,老报人在山间,面向余霞,眼前不禁“幻出一个穿黑色长袍子,手提双瓶,欣长略怄,眼虽微小却炯炯射人的郁达夫来”。看到这里,笔者亦被打动,传统的中国文人的情谊又岂在朝朝暮暮,却是在这无言的青山绿水之间久久存续着。

《风雨茅庐外纪》一书虽然是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港版书,但不失中国传统文化印记,封面以淡黄色为底色左侧竖排“风雨茅庐外纪”六个字为一代文豪叶圣陶所题,右侧有三十年代浙江桐乡籍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用白描手法绘制的郁达夫半身小像一帧,画面上郁达夫面孔轮廓分明,左手执酒壶,右手拿小盏正在品酌。翻到扉页,由著名文学家、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用毛笔题写的“风雨茅庐外纪”赫然在目。书前一序为复旦大学家,著名新文学作家,同时也是达夫先生生前友好许杰先生所作,书的后记由著名郁达夫研究专家徐重庆先生所做,同时亦附黄萍荪先生自序及小照一份。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