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收藏书目
发表于2024-12-29
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人们永远都是先从对方的身上找问题,在心理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愚蠢,善于自我欺骗,骗着骗着,那些编造的谎言连自己都信了。
评分人们永远都是先从对方的身上找问题,在心理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愚蠢,善于自我欺骗,骗着骗着,那些编造的谎言连自己都信了。
评分人们永远都是先从对方的身上找问题,在心理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愚蠢,善于自我欺骗,骗着骗着,那些编造的谎言连自己都信了。
评分人们永远都是先从对方的身上找问题,在心理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愚蠢,善于自我欺骗,骗着骗着,那些编造的谎言连自己都信了。
评分人们永远都是先从对方的身上找问题,在心理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愚蠢,善于自我欺骗,骗着骗着,那些编造的谎言连自己都信了。
批评与自我批评——陈丹青如是说
作者:旷野的呼唤 2006-08-14 00:14:16
标签:
摘于陈丹青《退步集》中的在2003年上海批评家春季沙龙座谈会上的发言。看过这篇发言后,感触颇深。本人摘其一些颇具洞察力的观点,以求和广大的读者和有心人共同探讨-中国学术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问题。大家知道,学术和批评是一体的,有批评才会促进学术的发展,作为学者,就应该有批评的态度和被批评的良好心态,当然批评不是搞人生攻击。现在中国的学术就是缺乏批评,缺乏批评-反批评-再批评的学术氛围。仅有的批评,都是一种变相的批评。什么是变相的批评?就是想出名的学者,找一些学术圈内的权威人物,批批自己,也就出名了,批评是为了名利,而不是为了学术研究。再有的批评刚开始是学术角度来的,但批着批着,有的学者就摆起了学术权威的架子,实在斗不过,就来阴招,斗不过我我损也要损过你。我跟你来人生攻击,我挖你的陈年往事,我调查你的风流故事,我批你道德不规范,学术不务正业,报你做人都有问题,质问你何来的学术?等等等等。
真正的批评在哪里?谁批评谁?谁有批评的权力?
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说是五十多年来人际关系中的“软性策略”,大致起到让步、致歉、做姿态、圆场子、息事宁人等等效用。说重了,则称之为“政治仪式”,是组织生活内部的“硬性规定”,是各级同志或被迫、或主动、或对内、或对外的表态方式,起到告饶、过关、退一部、下台阶、以便自保等等效用。在现代中国,“批评”是“权利”与“正确”的代名词;“自我批评”则是“检讨”与“认输”的代名词。有批评一方使用,就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由“自我批评”的一方使用,即是“你是对的,我是错的”。但现在,自我批评更像是一种形式,一种过场。批评少了,自我批评多了,因为批评涉及到动态的东西,比如人际关系,行政格局等等等等,而自我批评却不用担心这些问题,自我批评总是发生在内部,大家都是一家人,一条船上的,有什么大家自我批评一下,过后各干各的,一切依旧。在中国,“批评与自我批评”长期扭曲批评,封锁批评:在提倡句话的漫长年代,正是中国在任何领域-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不允许批评、没有批评的年代。
批评与权力的关系:在中国,以大群艺术家批评家出身的行政官员正在以新的“政治上正确”替换旧的政治上正确的,有效塑造新的官方艺术。注意了,是官方的艺术,不是一般的艺术,官方的艺术经过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过滤,而形成的真正艺术中的一部分,至于有没有变形,他没细说。整个中国美术界目前的所作的其实只有一件事,即再次确定权力,重组权力。批评与权力挂上了钩,批评也就起不到真正的效用了。其中缘由大家自己在茶余饭后琢磨琢磨,必能体会其中关系。
陈丹青发出感慨说:我忽然明白,中国现代美术史,是行政美术史。中国当今美术界,实行政美术界。终于有人发现了,其实何止是美术史,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等不都是行政性的吗?都和权力搭上了关系,也就稳如泰山了,不惧怕批评,不担心夺“权”。“权”在这里是指各个领域内的权威,而不是现实中的权力。如此,在中国,即便是激烈的批评,其实都是相当温和的,相当的客气,批评者长期习惯于有所避讳的严格自律的表达方式。原因有三,其一,批评都是内部进行的,大家都是自己人,一家人,没必要较真。其二,文化背景,我们生活在一个历来重视人际关系的国家。其三,政治背景,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效管理言论空间的国家。批评的言论,必然触及大家共同的三大背景:行政格局、人际关系、政治国情。
“批评”的涵义之一即“评论”,评论的涵义之一即“赞美”,赞美又可以衍生为“宣传”、“粉饰”、“包装”之意,自然而然地,中国的批评乃成为一种大规模的“装饰文本”。大家要注意陈老师更深层次的意境:大家本着我批评你,你批评我,其实到头来是,我装饰你,你装饰我。大家一起步入学术的圣堂,哪里来的批评?又批评了什么?不得而知。他接着说道,装饰文本的功能,又落实为筛选艺术家。批评价之难以出言批评,即艺术家并不渴望真的批评?在单元权力结构中,艺术家怎么会渴望真的批评呢?他渴望的是尽快被列入“装饰性”的名单。陈老师的意思是不是说,都是搞艺术的,大家就不要批得你死我活的,以免伤和气,熟人几个,大家彼此照应才是上策,批人批物时,要注意分寸了,要让别人有台阶下,要给自己留后路。不能来匹夫之勇这一套路,要是你过于认真,那对不起了,你就别想进入到这个所谓的学术圈里来。看你还想不想在学术圈里混?
在西方,权力遭遇权力,批评遭遇批评,在中国,批评碰上了权力,你想,还能批得下去吗?
他接着谈到了权力与饭碗,批评与个人的关系。说破了,所谓体制,就是饭碗。四十多年前毛主席警告大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天,体制警告大家,并成功地使大家随时随地自我警告:“千万不要忘记饭碗。”何等的见解,难道我们现在不都是在找饭碗吗?不都在朝着自己想象的饭碗直奔过去吗?谁都不想丢了自己的铁饭碗啊!学术也是人的饭碗:批评的好,饭碗没有,批评的不好,饭碗还在,但真正的学术没了。五十多年来,我不记得有哪个时期像今天这样,所有文艺家如此珍惜权力:当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迅速发育时,文艺界、教育界、知识界顶要紧的根本不是艺术,不是教育,不是知识,而是饭碗。“文革”期间,艺术家无权无利,见面全是谈艺术,今天的艺术家有权又有利,见面无心谈艺术。艺术家都不谈艺术,那批评家就更没事做了。
当批评与权力和一,批评势必成为装饰;当批评成为装饰,意味着我们的艺术乃是对应于装饰之物:事已至此,自然而然地,批评家与艺术家双方势必或则迎合,迎合不洽者,于是彼此不满;或则交易,而交易不洽者,乃彼此诅骂。在当代文化中,失去批评的艺术,不成为其有价值的艺术,失去艺术的批评,不成为其有价值的批评??艺术家与批评家双方真正的困境是:在需要批评之处,批评无能为力。
最后,他说到,批评家和艺术家不应该彼此衣服,彼此利用,而是彼此尊重,彼此仗义,彼此坦然。他对与会的批评家提了两点:
一、批评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庆祝为批评家好好的批评、痛快批评,不必自我批评。
二、真正的艺术渴望批评,而每件作品第一位严厉的批评者,应该是艺术家自己。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