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见证的死刑和性,叶兆言的文革记忆,朱正琳的铁窗岁月,徐友渔的大串连,许志英的“五七干校”,邵燕祥妻子的生活碎片,杨益宪的四年牢狱生涯,还有冰心老人写给家人的温馨感人的书信……在本书这些著名作家的回忆中,文化大革命不再是个宏大、抽象的字眼,不同角度的叙述将人带入了私人的、日常的细节之中,一个时代变得具体鲜活,记忆被赋予了见证的力量。
冰心 王蒙 万方 杨宪益 叶兆言 徐友渔 张贤亮等
著名作家、学者、文化名流,讲述他们的文革个人经历。
私人生活和宏大历史的碰撞,生与死,阵痛与重生。
一段不能遗忘的岁月,一次精彩鲜活的历史回顾。
《收获》经典同名专栏首次结集出版,曾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和感动!
作为一个80后,自然没有经历过那场轰轰烈烈颠倒黑白的岁月,经过那个年代戴过毛主席像章当过红卫兵的父母对那段历史也不愿多讲,但那段混乱的历史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估计结束影响至少要一百年。以前听说过这本书,买来看看,更多的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感受文...
评分这本书,记录的还并不是最悲惨的文革记忆。就算如此,已经令当下的年轻人悚然动容。 记得奥斯威辛,记得文革。 没有人能承受再来一次。
评分起初在收获上看到这些“历史”,但只限于一部分人的好看,这段历史已经有无数的写法出现过,长的短的虚拟的现实的虚拟加现实的,所有的所有,在中学时代看着感人感伤感慨万千,现在去没有那么大的感受,可能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十几年以后,这些亲历历史的人们走了,...
评分作为一个80后,自然没有经历过那场轰轰烈烈颠倒黑白的岁月,经过那个年代戴过毛主席像章当过红卫兵的父母对那段历史也不愿多讲,但那段混乱的历史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估计结束影响至少要一百年。以前听说过这本书,买来看看,更多的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感受文...
评分亲历历史 昨天也是我的生命 近年,关于历史的书籍产销两旺,中国人读史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有一页的书写,却是谨小慎微低调徘徊,心态复杂难言。这么说,中国人,至少是30岁以上的中国人都能知道我指的是哪一段历史。在最先进最欧化的三里屯后海,偶尔会看到肩背印着领袖像...
送别杨宪益老人。
评分历史不忍细读。
评分不好评价。
评分断断续续看完 但是因为这本书影响了我很多 因为她我认识了张贤亮乃至后来的痴狂不已 因为她让我第一次了解1978的总理遗言 于是 那段历史对我的影响像是深入骨髓
评分张贤亮的《美丽》写得很好,摘一段:P30 “文革”的要害,在于直接损害了劳动群众根本的经济利益。这样,他们更加确定不疑地认为是上面跟他们“闹着玩”的了。在不能以其他方式表达不满,更不能反抗的条件下,他们就不自觉地以拥抱政治、贴近政治的形式来疏离政治、玩弄政治。劳动群众是非常会“闹着玩”、非常会“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对上面提出的革命口号与提倡的高尚道德,他们非“闹”得与其背道而驰不可。最后,“闹”得毛主席的理想完全落空,“革命”的现实离毛主席的理想越来越远。但这决不能怪罪劳动群众,因为“文革”并不是劳动群众发动的“群众运动”,而是一场“运动群众”,只能由运动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承担责任。…“文革”又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以别人的不幸来对比自己幸运,以别人的痛苦来取得自己的快乐,以别人的死亡来印证自己生存的机会。…不正经的政治只能以不正经的态度应付。要正正经经地对待生活,最终结果只有自杀或抑郁而死。对别人生命的冷漠,恰恰说明了人们对自己苟延残喘的生命的珍爱,这就是“文革”形成的文化生态。对别人生命的冷漠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取向,渗入我们的血液以至骨髓。…但人不是树木,血液病还是可以治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