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1994),原籍德國,1946年定居美國。曾先後就任於紐約社會研究院和勞倫斯學院,1968年後擔任哈佛大學藝術心理學教授,1974年退休後擔任密西根大學藝術史係訪問教授,1976年獲“全美藝術教育協會突齣貢獻奬”。主要著作有《藝術與視知覺》、《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電影作為藝術》、《藝術心理學新論》、《熵與藝術》等。
滕守堯,1945年生,山東人,曾先後就讀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係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係美學專業,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藝術學係兼職教授,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審美心理描述》、《藝術社會學描述》、《中國懷疑論傳統》、《文化的邊緣》、《藝術化生存——中西審美文化比較》、《道與中國文化》等14部,美學譯著有《藝術與視知覺》、《視覺思維》等7部,文學譯著8部
《藝術與視知覺(新編)》是一本完全重新編寫過的書,它采用一種不受羈絆的寫作風格來係統地陳述藝術與視知覺。 書中力圖將那些潛在的原則清晰地陳述齣來,闡述瞭視覺所具有的傾嚮於最簡潔結構的趨勢、視覺圖式細分的發展階段、知覺的動力特性及其他各種適用於所有視覺現象的基本原則,以使讀者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形狀、顔色、空間和運動等要素都可以作為一個統一的媒介呈現在藝術作品中。
藝術似乎正在麵臨著一種危險,那就是被大量空泛的理論探討所淹沒。這使得公眾形成一種印象:藝術飄忽不定,很難把握。這是因為那些人太多得使用理性思考和理論探討的方式對待與藝術有關的問題。
目前我不能评价此书。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有用的书,目前而言,对我的睡眠帮助要远远大过对我的设计帮助。 也许某天我就不会认为他是皇帝的新装啦,现在我的境界还是差得远。
評分One aspect of the wisdom that belongs to a genuine culture is the constant awarenes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expressed in a concrete happening, the sensing of the universal in the particular. This gives significance and dignity to all daily pursuits and pre...
評分这当然是本好书,不过是对于原作的评价。我真的要质疑一下出版社的态度——纸质低劣也就罢了,起码的较对有没有?错字人名错误就不说了,图也有错误而且印的非常粗糙,后半本阐释三度空间的视觉理论的时候作者用了很多相当于立体几何的图。图上的标记一团糊abcdefg完全分不出全...
評分这当然是本好书,不过是对于原作的评价。我真的要质疑一下出版社的态度——纸质低劣也就罢了,起码的较对有没有?错字人名错误就不说了,图也有错误而且印的非常粗糙,后半本阐释三度空间的视觉理论的时候作者用了很多相当于立体几何的图。图上的标记一团糊abcdefg完全分不出全...
評分非常非常出色的一本书。作者用格式塔心理学来解释视知觉,讲的很精彩。虽然这本书有点老了,里面的一些理论也许会过时,但是一些基本的关于视知觉的心理问题,还是永远不过时的。 我们是怎样看这个世界的?是否我们看到的是否就是真是的世界?我们每个人是否都曾有过看错了的...
翻譯是實在是。。。。把米開朗基羅翻譯成米歇爾·安吉洛,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成瞭莫奈的《野餐》。。。這真的是美院的教授翻譯的嗎。。。
评分真的讀得進去後發現很有趣,學習到瞭如何從藝術作品中最本質的共性
评分書評稍後
评分這本書標記瞭9年,大學應老師要求讀,讀到後來就沒有後來瞭……
评分在讀,不過讀不懂啊,很多都不理解~~~~讀下去,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