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依(Simone Weil)1909的年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文化教养很高的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926年到1931年,薇依进入巴黎高师从事哲学学习、研究。1931年到1934年,薇依先后在外省的几所中学任哲学教师。为对世上的苦难有切实的体验,1935年她到阿尔斯通、雷诺等工厂像真正的工人那样从事重体力劳动。从1940年到1943年,这是薇依著述最多也最为重要的几年。薇依对以往的劳动、战斗、政治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进行理论总结。在马赛、纽约,最后到伦敦,她写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直至1943年因饥饿、重病死于伦敦郊区的修道院……
阅读之结(一)——沉重的隐没 Note: 人有把自己维持在某种状态中的能量,而人依附的能量并非无所依靠。 它来自自然中能显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力,也来自超自然神恩。 体系能观照出脉络,稀疏或严密,惟有神恩为,信与不信。 “神...
评分犹太人、左派、基督教徒,这三个完全不同的甚至冲突的概念在一个人身上综合,委实让人吃惊,而这个人还是一个身形瘦弱的女子,她就是作者西蒙娜·韦依。 此书为她的思想箴言集,鉴于其出身为阿兰的弟子,自身又是基督教思想者,作品的内容很是精炼并且深刻,要理解内容是需要非...
评分致薇依的三封信 ——关于西蒙娜·薇依 1、一个近乎圣徒的女人 西蒙娜·薇依,一个法国人,一个犹太人,一个极端的基督徒。一个“难以对付的、暴烈的、又是复杂个性的人”。一个三十三岁便死去的女人。一个才具近乎圣徒的个性的女性。一个普通民众尤其是受压迫者——受人的邪恶...
评分标题出自“偶像崇拜”一章:人要变得自私,却不能够。这是人类贫困最显著的特点,也是人类伟大的根泉。 从这一句里映射出两个东西:一个是,人不只比自己想象中恶,也比想象中善。纯然自私是无法做到的;另一个是,偶像崇拜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答案也是暧昧不明的。一方面,人...
评分“我的 神,我的 神!为什么离弃我?” ——太 27:46 在《重负与神恩》的法文版编者序言中,梯蓬写道:“正是在这样的谦卑和爱的呼唤中,而不是在她作品的系统性方面,微依犹如一个纯洁的使者,我始终信赖她”。薇依生活在基督教之外,...
语言没有障碍 发现很多新的亮点和萌点。但是这一波结束一时半会不读Weil了 这种格言神启一样的风格太多也是消化不良
评分语言没有障碍 发现很多新的亮点和萌点。但是这一波结束一时半会不读Weil了 这种格言神启一样的风格太多也是消化不良
评分语言没有障碍 发现很多新的亮点和萌点。但是这一波结束一时半会不读Weil了 这种格言神启一样的风格太多也是消化不良
评分语言没有障碍 发现很多新的亮点和萌点。但是这一波结束一时半会不读Weil了 这种格言神启一样的风格太多也是消化不良
评分语言没有障碍 发现很多新的亮点和萌点。但是这一波结束一时半会不读Weil了 这种格言神启一样的风格太多也是消化不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