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联陞(1914―1990),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历史系,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晋书食货志译注》、《中国史专题讲授提纲》、《中 国货币及信贷简史》、《中国制度史研究》、《汉学散策》、《汉学论评集》、《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等。在论其生平与学术的文字中,尤详备者当推其友人周一良教授的《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前者载于《中国文化》第六期;后者载于《时报周刊》三0九、三一0号,又分别收入作者在台北和上海出版的论文集《犹记风吹水上鳞》和《钱穆与中国文化》,读者可以参看。
国史探微,ISBN:9789570816822,作者:杨联陞著
喜欢历史的人,往往是喜欢历史的一个方面,比如古人的智谋,跌宕起伏的故事,或是历朝历代的古董与古建筑。随着我们越喜爱,我们便会从细微之处发现令我们欣喜的细节。《国史探微》一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14个历史的细节为我们从14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历史,随着作者的梳理,...
评分杨联陞先生的《国史探微》系其论文集,出版时间较早,大多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作,且其原文为英文,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中译本。鉴于时代特征以及那个时代学者的文风,不难想象,《国史探微》中的文章绝不是通俗易懂之类,它们需要读者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阅读理解才能感受...
评分的确很深刻。不清楚其他的比较专业的写的如何,但是休息时间这章倒是获得我很多关注,啊。实在能了解许多不知的史实啊。
评分杨联陞先生的《国史探微》系其论文集,出版时间较早,大多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作,且其原文为英文,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中译本。鉴于时代特征以及那个时代学者的文风,不难想象,《国史探微》中的文章绝不是通俗易懂之类,它们需要读者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阅读理解才能感受...
评分的确很深刻。不清楚其他的比较专业的写的如何,但是休息时间这章倒是获得我很多关注,啊。实在能了解许多不知的史实啊。
作者长于经济史而不画地自限,常有独特的切入点,又能博采约取。行文好读又不失犀利,确有史学大家之风
评分1)其中的幾篇很多年前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挑著讀過,這次為了重新讀「侈糜論」這篇,老老實實地從頭到尾通讀了一遍;2)提綱挈領,舉重若輕,很多議題都非常有趣。經濟史的幾篇都是陳國棟老師翻譯的;3)許多有趣的小知識,頁25。「中興」的「中」應該念去聲;頁158,壹到拾的大寫字體要到七世紀末才確立;頁161,「大半」和「小半」是實數,分別指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 etc. 4)頁23注2,「饒宗熙」應為「饒宗頤」,頁208,「走頭無路」應為「走投無路」;頁217,「普偏」應為「普遍」;頁355,「即否完成」應為「即已完成」;
评分作者长于经济史而不画地自限,常有独特的切入点,又能博采约取。行文好读又不失犀利,确有史学大家之风
评分成文较早,参考的西文、日文资料甚多。惜乎域外汉学家多疏于训诂之学。
评分1)其中的幾篇很多年前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挑著讀過,這次為了重新讀「侈糜論」這篇,老老實實地從頭到尾通讀了一遍;2)提綱挈領,舉重若輕,很多議題都非常有趣。經濟史的幾篇都是陳國棟老師翻譯的;3)許多有趣的小知識,頁25。「中興」的「中」應該念去聲;頁158,壹到拾的大寫字體要到七世紀末才確立;頁161,「大半」和「小半」是實數,分別指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 etc. 4)頁23注2,「饒宗熙」應為「饒宗頤」,頁208,「走頭無路」應為「走投無路」;頁217,「普偏」應為「普遍」;頁355,「即否完成」應為「即已完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