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雅俗共賞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硃自清 文化 雜文 中國文學 談藝 教育 中學圖書館文庫 中國
發表於2025-02-16
論雅俗共賞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04
評分硃自清確實沒有什麼詩心與天纔。缺少敏銳和準確性的真誠令人對坐頗覺尷尬,但無論如何,百讀不厭和聞一多幾篇好歹還是比他選入課本的一些要稍可讀些。
評分裝幀和設計真是好啊 忍不住就給四星瞭
評分硃自清確實沒有什麼詩心與天纔。缺少敏銳和準確性的真誠令人對坐頗覺尷尬,但無論如何,百讀不厭和聞一多幾篇好歹還是比他選入課本的一些要稍可讀些。
評分大師啊
硃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鞦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於1948年8月12日,現代著名散文傢、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傢和學者。硃自清祖父硃則餘,號菊坡,本姓餘,因承繼硃氏,遂改姓。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東海縣任承審官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硃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後,全傢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1948年,硃自清因不肯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在貧病交加中去世,年僅50歲。
《論雅俗共賞》是硃自清先生抗戰勝利後所作部分文章的結集。共收入“關於文藝的論文十四篇”。在自序中,作者釋題說,他“企圖從現代的立場上來瞭解傳統”,而所謂的“現代立場”,按作者的理解,“可以說就是‘雅俗共賞’的立場,也可以說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場,也可以說是近於人民的立場。書中各篇論文都在朝著這個方嚮說話”。由此也正可看齣作者把《論雅俗共賞》列為第—篇,並以之為書名的用意。 雖然作者自己把這集中的十四篇文章定性為“論文”,但其實並無現代意義上的學術論文的艱澀枯窘、拒絕普通讀者之感。相反,作者所選擇的“逼真與如畫”、“書生的酸氣”、“百讀不厭”、“禪傢的語言”、“歌謠裏的重疊”以及“雅俗共賞”等可稱關鍵詞的話題,雖然都屬於中國傳統和曆史上重要的文學、藝術現象,但同時又有趣而吸引人,內容並不拒斥學院外的普通文藝讀者。
初,好奇雅俗之互动、文化从乡野至殿堂的过程,而购此书于园中,后因出国时寄放在家,2010年末返家,复读之。于北京寓所记之。 斯乃小书,收录14篇文章,每篇十多页,皆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算是作者逝世不久前的作品。虽多为文人笔下的史论和杂论,有考据有评判,但更像是小品...
評分看茶花园有没想到《雅俗共赏》里的文字?《论逼真与如画》 现代和当代作家的区别:现代的作家基本上是做老师的,而且中学老师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大学老师,大学老师有两个身份,一是老师,二是学者。(现代作家基本上都是学者;学术和创作是统一的)当代作家有时会缺乏文化味...
評分初,好奇雅俗之互动、文化从乡野至殿堂的过程,而购此书于园中,后因出国时寄放在家,2010年末返家,复读之。于北京寓所记之。 斯乃小书,收录14篇文章,每篇十多页,皆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算是作者逝世不久前的作品。虽多为文人笔下的史论和杂论,有考据有评判,但更像是小品...
評分这本书应该是带有很强学术味的随笔集。一共有十几篇文章。我一篇一篇说一下我的感受。 1,论雅俗共赏。这一篇的趣味在于,从中国文学历史的演变中, 分辨出雅与俗的主客关系。其中雅为主, 俗为客, 占主位的雅从排俗、融俗、改俗到同俗, 与俗共舞。这种雅俗、正...
評分論雅俗共賞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