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原文Der science fiction film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对偏资料性质,更多是影片罗列及评价,缺少更深入更理论性的影史梳理。/很多重要的片子都看过了还是雀跃一下。从书尾的科幻电影年表就可以印证科幻片是一种美国类型片了。虽然科幻片产生于欧洲《月球旅行记》《大都会》,但欧洲脉络的科幻片实在势微,而仅有的几部欧洲科幻片的复杂文本也许才真正显露了科幻的深邃魅力,而在美国,除却《2001太空漫游》等少量大制作科幻具有深邃的文本深度,更多在科幻这一类型上显露出文本深度的可能更多反而是独立制片电影,比如《月球》了。可惜这本书只到80年代。《堤》这样伟大的短片未被提到有点沧海遗珠了。
评分年代史,类型分类下分片目,兼有少量时代背景介绍,还是挺好的。就是只到80年代。
评分挺短的。科幻片历史梳理
评分实用性强,能形成脉络清晰的发展线索,对节点式科幻片/导演的评述简单犀利客观又有感情。最大的问题是翻译,80年代中国的影片译名全是直译跟现在完全对不上,要根据导演来重新查找。《第三类接触》译成《不速之客》,《疯狂的麦克斯》译成《马德·马克思》,《异形》译成《外星生命》,《人猿星球》译成《猩猩世界》…想来真是什么样的人拍出什么样的片子,想象境界的高低从科幻故事里可见一斑:朗格拍了《大都会》控诉资本主义,戈达尔拍了《阿尔法城》讲人类不能有情感,特吕弗在《华氏451》里让人类没书可看,单纯的斯皮尔伯格开始让外星人卖萌,雷德利斯科特讲述性威胁,乔治卢卡斯用童年经验改造了科幻类型,塔可夫斯基的科幻片最奇怪哪里都不逃呆在地球上讲回忆…不过大家都痛恨库布里克的《2001》,因为无法超越。
评分实用性强,能形成脉络清晰的发展线索,对节点式科幻片/导演的评述简单犀利客观又有感情。最大的问题是翻译,80年代中国的影片译名全是直译跟现在完全对不上,要根据导演来重新查找。《第三类接触》译成《不速之客》,《疯狂的麦克斯》译成《马德·马克思》,《异形》译成《外星生命》,《人猿星球》译成《猩猩世界》…想来真是什么样的人拍出什么样的片子,想象境界的高低从科幻故事里可见一斑:朗格拍了《大都会》控诉资本主义,戈达尔拍了《阿尔法城》讲人类不能有情感,特吕弗在《华氏451》里让人类没书可看,单纯的斯皮尔伯格开始让外星人卖萌,雷德利斯科特讲述性威胁,乔治卢卡斯用童年经验改造了科幻类型,塔可夫斯基的科幻片最奇怪哪里都不逃呆在地球上讲回忆…不过大家都痛恨库布里克的《2001》,因为无法超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