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假

伤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93年9月21日深夜,当得知俄罗斯联邦总统发布解散议会的命令之后,苏联时代的著名作家维亚·康德拉季耶夫开枪自杀,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声枪响,震惊了俄罗斯大地,文坛舆论哗然。对他突然自尽,除了表示痛惜之外,人们疑窦丛生。这个声称"不接受苏共和现行制度"、为苏联解体高唱过赞歌的自由派战士,为何要选择一种自戕身亡的结局?人们都在思索。

康德拉季耶夫在70年代末期初登文坛,已届花甲之年,是后期战争文学的著名代表。他的作品多为中短篇小说,如《萨什卡》(1979)、《伤假》(1980)、《相逢在列斯坚科》(1983)、《阿霞的大尉》(1984)、《叶尼卡》(1985)等。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蛊惑之下,他成为戈氏“改革”的拥护者,对它充满着期待和希望。可是,后来的现实却使康德拉季耶夫的思想渐渐发生危机。

出版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作者:[苏]维·康德拉季耶夫
出品人:
页数:162
译者:严永兴
出版时间:1984年11月
价格:0.61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外国军事文学译丛
图书标签:
  • 小说 
  • 外国 
  • 前苏联 
  • 谢谢爸爸 
  • 维亚切斯拉夫·康德拉季耶夫 
  • 相中主角了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70年代末以来,苏联作家在挖掘战争文学中的“人学”深度时,又找到了新的视角:描写战争中的日常生活,寻找闪光的时刻。这类作家认为,战争不再是交替出现的战斗、胜利和失败的场面,而是军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种种情绪。作家要善于研究战士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性物质”。建立功勋的道德基础在于人的觉悟,它会在他待人、律己、对待军人天职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不是所有的士兵都可以成为英雄,但士兵的精神美却表现在他们最平常的行为和思想中。这些作家意在通过战争生活流的手法揭示军人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面貌,表现人民的战斗功勋。康德拉季耶夫的《萨什卡》(1979)和《伤假》(1980),巴克拉诺夫的《永远是19岁》(1979)为代表作。80年代以来,这种创作风格有继续深化的趋势。

这类作品以叙述战争间隙中的日常生活为中心,篇幅短小,情节单纯,人物不多。主要通过一两个中心人物,把战争的许多细小的生活事件连接起来,具有旅行体小说的痕迹。主人公的足迹,往往遍布于前线和后方,战场和医院;他们接触过军官和士兵,了解军队和人民;体验过死亡的恐怖和求生的欲望,在枪林弹雨中也经历过爱情的激动与友谊的欢乐,思考过荣誉和责任,最后又被战争分成生者与死者。注意刻画普通一兵的性格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细的心理分析,详尽地描写人物行为的最初念头、深思熟虑的过程和结果,是作家们开掘人学深度所追踪的目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外国军事文学译丛 (共10册) 这套丛书自己收集过《凯恩号哗变》、《伤假》、《永远十九岁》、《惊心动魄的一日》、《人性的证明新编》

评分

我无端对男主角还算有好感,对苏联人的名字也有好感。后来他还是上战场了,没什么不好的,只是离我的生活太远了。

评分

外国军事文学译丛 (共10册) 这套丛书自己收集过《凯恩号哗变》、《伤假》、《永远十九岁》、《惊心动魄的一日》、《人性的证明新编》

评分

我无端对男主角还算有好感,对苏联人的名字也有好感。后来他还是上战场了,没什么不好的,只是离我的生活太远了。

评分

我无端对男主角还算有好感,对苏联人的名字也有好感。后来他还是上战场了,没什么不好的,只是离我的生活太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