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七十年代 北島 历史 李陀 北岛 纪实 人文 杂文随笔
发表于2025-02-04
七十年代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一定要去看徐冰和陈丹青的那篇啊
评分比八十年代那本好
评分还是看港版比较给力啊~
评分不认同一些评论的批评。李陀在序言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段历史记忆是知识界和文化界的角度,因此所谓“贵族诉苦”并不存在,个人背景相似而已。我在书中我读到了真诚的文字,回忆和反思,看到每篇文字都忠于作者本人。这不是伟光正的党史,而是每个人老实的回忆。同时在书中也没有读出编者刻意划分出一个界限,或者以一个精英集团姿态出现。批评者的思维停留在以前,我们对待历史总是带着习惯性思维去判断,在现有的固定语境下去评价,不能跳脱出限制。比起批评他人是否有资格主编,或许更应该借一代集体的回忆为契机 反思评判这段历史本身的意义。题外话是我觉得历史在课本中被描绘篡改面目全非,有更多这种书对于时代,对于受教育者,或者普通大众来说都是好事。
评分还是看港版比较给力啊~
北島,原名趙振開,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和自由撰稿人。和朋友於一九七八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一直擔任主編至今。自一九八七年起,在歐美多所大學教書或任駐校作家,現住美國加州。其作品被譯成三十種文字,並獲得多種國際文學獎。出版作品有《在天涯》、《失敗之書》。
李陀,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研究員,《今天》特約編輯。與黃子平合編《中國小說》年選(共四冊)、主編《中國尋根小說選》、《中國實驗小說選》、《中國新寫實小說選》分別在香港和台灣出版、主編《大眾文化研究譯叢》及《當代大眾文化批評叢書》、與陳燕谷共同主編理論刊物《視界》。
這是一本收錄了三十篇記憶文字的集子,內容很集中,都是對「七十年代」的追憶和回顧。對很多人來說,那一段歲月雖然不過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時間不算很長,可是感覺上,已經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了。在那些年代裏究竟發生了些甚麼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點依稀的影子,難以辨認,也難以追尋。但是,我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發現,原來那一段生活和歷史並沒有在忘卻的深淵裏淹沒,它們竟然在這本書的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栩栩如生,鮮活如昨。
如何界定70年代? 我是70年代出生,但是我不属于70年代,10岁以前的事情已经模糊不清了. 真正的[70年代]是那10年[1971-1980]是你人生当中最有价值最宝贵的时间,我能够多少体会一点也是在诸多文字和语言里隐隐渗透出来的.毕竟你没有切身的痛楚和感触. 也不能说70年代是完全不堪忍受...
评分书读到一半,我却想到朱学勤先生说过的一个故事: 当年除去插队的城里知识分子,还有本村本庄的回乡知青。他们成绩拔尖,走出农村的路,通常是靠每年的招工、招干、参军,那是天边露出的一丝希望。但自从来了城里集体户,这一丝希望就被堵住了。“九一三”事件后,这个集体户...
评分很认同毛尖的这篇文章。陈丹青们把中国的1970年代写得过于阴暗了,似乎是要衬托他们的光明。 (转贴)毛尖:人头马的70年代 三十年过去,如果我们还只停留在那个年代的水平线思考问题,如果我们还能无视这些年沧海桑田里的中国问题,那么,用蔡翔文章结尾的话说,“很...
评分我在想,我为什么要阶段性地删除自己所有的日志,有人曾经问我说,既然要删,为什么还要写。我当时很确信,因为写的意义之于我不是为了记忆,可能是遗忘,可能是宣泄。所以,我的博客主题是为了遗忘与被遗忘。 可是,为什么要遗忘?为了摆脱生命无法承受的痛苦,所...
评分如何界定70年代? 我是70年代出生,但是我不属于70年代,10岁以前的事情已经模糊不清了. 真正的[70年代]是那10年[1971-1980]是你人生当中最有价值最宝贵的时间,我能够多少体会一点也是在诸多文字和语言里隐隐渗透出来的.毕竟你没有切身的痛楚和感触. 也不能说70年代是完全不堪忍受...
七十年代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