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钱德勒
(Raymond Chandler, 1888—1959)
.
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言人之一,用教科书级别的洗练文笔塑造了“硬汉侦探”马洛的经典形象,开创性地将“硬汉派”风格植入文学传统,革新了美国小说的面貌。“钱德勒式”文风,被后世无数作家争相模仿;马洛则成为硬汉鼻祖,此后所有硬汉形象身上都有马洛的影子。
.
《再见,吾爱》是侦探菲利普·马洛系列的第二部,是钱德勒本人至为喜爱的作品,也是被影视改编次数至多的一部作品。
.
钱德勒的7部长篇小说均以马洛为主人公:
.
《长眠不醒》(The Big Sleep)
《再见,吾爱》(Farewell, My Lovely)
《高窗》(The High Window)
《湖底女人》(The Lady in the Lake)
《小妹妹》(The Little Sister)
《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
《重播》(Playback)
.
.
译者简介
.
成果,青年译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在读。侦探推理小说爱好者,钱德勒铁杆书迷。
编辑推荐
.
◆读了《再见,吾爱》才发现,有些人你就是戒不掉,有些事你就是妥协不了!
◆村上春树的文学偶像、《漫长的告别》作者、美国文坛一代宗师钱德勒又一代表作!
◆村上春树曾亲自翻译《再见,吾爱》,掀起阅读狂潮!村上:“钱德勒是我的崇拜对象!”
◆除了村上,加缪、毛姆、艾略特、奥尼尔、奥登、钱钟书等大师也奉钱德勒为文学偶像!“钱德勒式”文风影响后世无数作家,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作为“硬汉派”文学的开创者和灵魂人物,钱德勒凭借教科书级别的洗练文笔,塑造了“硬汉侦探”马洛的经典形象,此后所有硬汉身上都有马洛的影子,钱德勒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言人之一!
◆ 钱德勒还是电影史上伟大编剧之一,好莱坞“黑色电影”的缔造者,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等大牌导演都与他合作过
◆ 钱德勒的小说11次被搬上银幕,诺奖得主福克纳都参与他作品的编剧。四十年代好莱坞男演员以能扮演马洛为荣。
◆《再见,吾爱》是钱德勒心中的至爱之作,与《漫长的告别》一起被称为钱德勒的至高杰作。
◆读客经典文库《再见,吾爱》,五大必入理由:
1. 青年译者成果全新译本,还原“硬汉派”洗练文风。
2. 全新手绘美漫风彩插,生动展现钱德勒文字魅力。
3. 特别附赠原创【马洛私人物品图鉴】,酒、衣服、座驾等物品插画式展现——带着图鉴去酒馆,点一杯马洛喝过的酒。
4. 特别附赠【马洛的洛杉矶地图】,原创地图及地标插画,带你领略钱德勒笔下的罪恶之城。
5. 酷感精装双封面,芬兰进口内文纸,轻盈便携。
.
内容简介
.
刚出狱的亡命之徒四处打听爱人的下落,
他不在乎爱人八年间从没探过监,从没写过信。
出狱的那天他买了身新衣服,到处去找她,
他只是想见她,他只是爱她,
但是爱人……
.
“你好啊,宝贝儿,好久不见。”
尽管雷蒙德·钱德勒完成《再见,吾爱》(1940)时,距离《长眠不醒》(1939)的成书只有一年时间,但是菲利普·马洛却更加具有成熟男性的魅力了。我想,这主要表现在他性格上出现了更加细腻内敛的偏差,这种写实感极强的塑造方式,让他成为了一个真实的,表里不一的男人。 ...
评分 评分 评分尽管雷蒙德·钱德勒完成《再见,吾爱》(1940)时,距离《长眠不醒》(1939)的成书只有一年时间,但是菲利普·马洛却更加具有成熟男性的魅力了。我想,这主要表现在他性格上出现了更加细腻内敛的偏差,这种写实感极强的塑造方式,让他成为了一个真实的,表里不一的男人。 ...
评分在《简单的谋杀艺术》中,雷蒙德·钱德勒写了这样一段话: 这个世界可不是一个香气扑鼻的世界,而是你生活其间的世界。…… 凡是可以成为艺术的东西,其中都有补救赎罪的因素。如果这是“高调悲剧”的话,则可能是纯粹的悲剧。它也可能是怜悯和讽刺,也可能是强人的粗...
马洛在此书中挨打四次,打晕过去两次,最后毛都没捞着。免费帮警察破案,单身赴死宴,以马洛这老油子性格根本说不通啊,好奇心?有可能;正义感?没瞅着;除此之外都还行,美国武侠小说。
评分这本的翻译比姚向辉的还要差,导致我不得不时常停下来揣测原文可能是什么表达,以及是不是太过直白的翻译(注释倒是比姚的要多)影响了理解
评分注释好详细!简直要把每个梗都解释清楚,翻译把一些语句中的精妙之处也传达出来。
评分这次感觉有点牵强啊。。。
评分挺没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