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理想国译丛 东欧 理想国 东德 非虚构 英国 史料学
发表于2025-04-08
档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①非常平庸的一本书。文笔很差,叙述毫无章法,想到哪里写哪里,本来很严肃的题材,写得却毫无感染力。 ②秘密警察(极权)侵犯公众自由/隐私,众多线民成为其帮凶。当柏林墙倒塌,这类线民中的大多数并不觉得自己有错,无可厚非的小事。所谓平庸的恶,在这里也有体现。告密成为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事,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正常的——这才是可怕的。 ③如今大众的隐私,暴露的远比极权下的东德民众更为彻底。互联网、大数据、无处不在的高清摄像头,让所有中国人无所遁形。东德民众的隐私,掌握在政府手里,而如今中国民众的隐私,政府有,百度、阿里巴巴、美团、微信、移动联通电信。。。他们都有。谁能保障这些隐私的安全?抱歉,谁都保障不了。
评分看完《窃听风暴》之后就应该看的一本书。不同于电影里的那个好人,作者在书写学生时代生活在东德被监视的历史,在寻找探索这些历史时,事实往往是无趣冷酷、细思极恐的。作者通过对自己档案的追寻,对比档案和自己,与曾经监视过自己的线人见面,想要解释这种制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有些人从来不觉得自己做了错误的事。但作者浅尝辄止,重点是交错的往事,自身的历史,行文间透露的优越感和对东德的轻蔑使探索变得浅薄。东德的历史值得思考,一个以推翻纳粹统治而荣的政党所统领的国家,为什么也是同样恐怖;深藏在人们心底的恐惧来源于何处;自由与安全怎么权衡……仅仅用平庸之恶来解释是不够的。虽然现在没有一个真正的警察国家,但它的影子从来都在。
评分“记忆与想象组成过去的一体两面”,这本书的最迷人之处,在于那些超越政治与历史,而转向个体之过去的时刻——那弥漫着记忆与想象迷雾的时间幽谷,那一个个已如梦境的现实,那一扇扇展览“过去”的玻璃橱窗。我们毫无疑问地活过,但那是一个从一至终的持续过程吗?还是一个个被头脑缝合的断裂碎片?
评分东德的镜子,看完辅佐一部窃听风暴
评分沿着我们没有走的路,走向我们从没有打开的门,进入了玫瑰花园;技术约束自由的可能性,已呈指数级增长;(网警国家笑而不语)
蒂莫西·加顿艾什(Timothy Garton Ash):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写作者之一,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卫报》专栏作家、中东欧当代史专家,著有《波兰革命》、《档案:一部个人史》、《事实即颠覆:无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写作》等。
这是一部跟乔治·奥威尔或约翰·勒卡雷的小说一样扣人心弦、令人不安且具有道德挑战的私人叙述,只不过这里讲述的全部都是真的。★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13)——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梁文道专文导读“出卖作为一种美德”。
★背叛与妥协的刻骨描述,叫人毛骨悚然;现代与当下的无价记录,书写勇气与美丽;人性无解之谜,魂萦梦系,永远挥之不去。——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20世纪伟大的谍报小说家)★(本书)回忆加顿艾什本人与恐怖的东德秘密警察机构“斯塔西”交手的亲身经历。从来没有一个族群受到如此严密的监控,即使是在胡佛麾下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时期也望尘莫及。《档案》生动地还原许多恶质的人形怪兽,他们的目光总是紧紧地盯着每一只小麻雀折翅坠地的时候。——亚瑟·米勒(Authur Miller,20世纪最知名的美国剧作家之一)★《档案》一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在于加顿艾什追踪许多当年持续跟踪、监视并密告他的人,本书因此更接近惊悚小说的味道,然而,较惊悚小说更胜一筹之处在于,《档案》所述皆为真人真事!
——《苏格兰周日报》(Scotland on Sunday)★ 完美融合谍报惊悚小说、冷战史、自传与哲理思索于一书……笔触优美,探讨严肃而不失幽默讽刺。
——《英德书评》(British-German Review)★《档案》重现20世纪80年代中欧变化的手法,从未见于其他任何书籍。这是一本传家之作,当我们的子孙问起中欧共产主义政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当他们怀疑优美的英语写作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答案就在《档案》之中。
——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密档案。两德统一后,东德的秘密警察档案开放,作者重访东德,根据东德国安部为他建立的档案和自己的日记,一一寻访当年那些监视他的人,重建青年时期的一段记忆。他惊讶地发现,彼此立场不同的人,往往对相同的经验持有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回忆;于是,穿越各种回忆的迷雾,探寻自身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历史的真相,就成了本书写作的动力,最终促成了这样一本动人心弦的著作。
这是一部将个人回忆与历史探索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的纪实作品,读来引人入胜。
全书看罢最大的感受是:一段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历史和一堆琐碎跳跃逻辑序列感不强的叙述。 多亏了自己有个跳跃的脑洞,才跟上了作者跳动的文风。。。 不知是否是翻译的原因,越来越感觉,国内译文书总让人将大脑掘地三尺,才能跟上内容文字。 当然文中作者的一些感受也是值得赞同...
评分 评分by殷宴 从1950年到1989年,史塔西的毒雾渗透着整个东德。每间工厂都有史塔西派驻的官员,每座公寓楼都有一个以上的房客定期向该地区的负责人报告。超过十万条电话线路被长期监听,无数住宅被安置了窃听器,连公共厕所里都装有微型摄影机。而史塔西最重视的信息来源,则是...
评分中华诗歌网上,见过一首短诗,其中有一句:有些东西是毁灭不了的,比如根深于灵魂的美好,和一眼望穿的善良。 初看加顿艾什的《档案之一部个人史》,首先想到的却不是的《1984》,而是异曲同工的《窃听风暴》。 东德的斯塔西,大概是人类史上网络发展得最庞大也最严密的国家控...
评分我是被梁道长的导读吸引过来的,不知道他是否在做《一千零一夜》时做过这一期的节目,看导读时甚至能想象到梁道长在做《一千零一夜》时在街头用他富有辨识力的声音一边讲一边走。 这本书通过自己的日记和他人对自己记录的档案进行追溯,应该是一个有意思的论题,但是读下来并不...
档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