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山川早水,為清末四川高等學堂日文教師;譯者李密為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譯者李春德為西南大學教授,專攻日語教學與研究;審定人藍勇為西南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西南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曆史地理學博士點學術帶頭人。
《巴蜀舊影——百年前一個日本人的巴蜀行紀》是清末四川高等學堂日文教師山川早水在川遊曆期間撰寫的日記。雖是遊記,但本書並不是一本簡單的流水賬,不像清代一般的靠前遊記多以記載沿途古跡名勝為主,而是以日記體的形式,用二十餘萬字記錄瞭沿途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社會交往等,重現瞭百年前的巴蜀大地。同時,書中收錄瞭百餘幅圖片,讀來趣味橫生,讓今人讀起來恍如重新走進瞭百年前的生活。讓人驚嘆的是,雖然經曆瞭百年的時光,你會發現身邊的景緻卻依然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麵前。
这本书实在是过于严重地被低估和忽视了,得到的关注与它异常扎实丰富的史料价值完全不符。就如同它原作本身就默默无闻,直到被译者偶然发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一手促成翻译出版,但还是因宣传不够,导致在国内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看游记常常觉得日本人所写更...
評分 評分在新旧交接的清末,巴蜀大地虽仍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但已有许多外国人以“他者的目光”重新打探这片西南土地。 在1909年出版的《巴蜀》一书中,山川早水记录了1905年3月至1906年6月期间,自宜昌入蜀的路途见闻,以及成都的城市格局、人口、教育、史迹等内容。 时隔百年,眼前...
評分在新旧交接的清末,巴蜀大地虽仍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但已有许多外国人以“他者的目光”重新打探这片西南土地。 在1909年出版的《巴蜀》一书中,山川早水记录了1905年3月至1906年6月期间,自宜昌入蜀的路途见闻,以及成都的城市格局、人口、教育、史迹等内容。 时隔百年,眼前...
評分这本书实在是过于严重地被低估和忽视了,得到的关注与它异常扎实丰富的史料价值完全不符。就如同它原作本身就默默无闻,直到被译者偶然发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一手促成翻译出版,但还是因宣传不够,导致在国内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看游记常常觉得日本人所写更...
百年之前,齣門旅行看來是很難的事,需要自備鍋碗瓢盆、菜肉鹽油、鋪蓋藥品,去個網紅打卡地還要帶七八或者十多個挑夫,不曉得挑夫的住宿費夥食費是怎麼算的,是含在日費裏麵瞭,還是由主人承包?
评分這個日本人怕是個專業探子,還必須飽肚中國古籍纔可以作探子
评分一本關於巴蜀風土人情的追懷之作,一份很好的四川遊覽指南。作者其實並不在意自己的文筆優美與否,他的重點是對古蜀和古中國的緬懷,引經據典之處頗多,這大概也是20世紀初、正要走嚮強盛的日本對古老中國的強烈窺探欲和好奇心的側麵寫照。難能可貴之處是,在這份記錄中,我見不到那種強盛民族一貫的傲慢,而充滿瞭對“逝去”之人之物的深深哀嘆。 可惜我這趟成都行來去匆匆,作者記錄的很多地方都沒能去看看,因此代入感不深,很多章節也就大略瀏覽不及細看。 古蜀已逝、山川長在。
评分這個日本人怕是個專業探子,還必須飽肚中國古籍纔可以作探子
评分百年之前,齣門旅行看來是很難的事,需要自備鍋碗瓢盆、菜肉鹽油、鋪蓋藥品,去個網紅打卡地還要帶七八或者十多個挑夫,不曉得挑夫的住宿費夥食費是怎麼算的,是含在日費裏麵瞭,還是由主人承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