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是怎麼做新聞的

《紐約時報》是怎麼做新聞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尼基·阿瑟,女,喬治華盛頓大學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助理教授,同時也是一名媒體從業人員。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美]尼基·阿瑟
出品人:
頁數:330
译者:徐芳芳
出版時間:2019-6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8022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新聞 
  • 傳媒 
  • 新聞齣版傳播 
  • 新聞學 
  • 美國 
  • 新傳媒 
  • 文化 
  • 社科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對21世紀以來《紐約時報》的數字化發展策略和新聞工作現狀的近距離考察。

互聯網普及,社交媒體大行其道,使得《紐約時報》遭遇瞭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動蕩。一方麵,紙質版的競爭變成瞭電子版的競爭,不僅是同行之間,在《紐約時報》內部,紙電亦是敵友難辨;另一方麵,受眾不僅要求新聞的獲取及時、方便,甚而要求與之互動並參與新聞生産;而社交媒體在成為新聞記者信息源的同時,也衝擊瞭記者和媒體的傳統工作方式以及權威性。

作為全球媒體的標杆,《紐約時報》上至企業管理製度,下至新聞工作流程和記者的個人技能、崗位,都不再能夠滿足當下新聞工作的需求,不得不大量引入編程、網頁設計人纔並與眾多博主、網絡極客閤作,進行各種探索和實踐。這些方方麵麵的轉變值得新聞從業者和研究者思考、藉鑒,對於有誌從事新聞工作者或者關注時事的網民也未嘗不是有趣的讀物。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五星(满分五星) 一句话总结“什么样的信息更有价值”背后反应出“庞大的组织变革之下的矛盾与可能”。 整本书读下来,我一直不断有“这不就说我吗?”的感受,甚至是谈到《纽约时报》主动开始放弃追逐新闻的快,而引发了一些已经适应的记者不满时,我发现我甚至也有相似的感受...  

評分

新媒体世界下的信息冗余是每个活在21世纪的人们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每日要面对的问题。移动通信和手持智能设备所开掘出来的内容矿藏更是有种取之不尽的态势,各类媒体形式,新老交融,每日高速流通运转的内容讯息,让注视着4-6英寸的一对对眼球目不暇接,所有分发、产...  

評分

五星(满分五星) 一句话总结“什么样的信息更有价值”背后反应出“庞大的组织变革之下的矛盾与可能”。 整本书读下来,我一直不断有“这不就说我吗?”的感受,甚至是谈到《纽约时报》主动开始放弃追逐新闻的快,而引发了一些已经适应的记者不满时,我发现我甚至也有相似的感受...  

評分

五星(满分五星) 一句话总结“什么样的信息更有价值”背后反应出“庞大的组织变革之下的矛盾与可能”。 整本书读下来,我一直不断有“这不就说我吗?”的感受,甚至是谈到《纽约时报》主动开始放弃追逐新闻的快,而引发了一些已经适应的记者不满时,我发现我甚至也有相似的感受...  

評分

新媒体世界下的信息冗余是每个活在21世纪的人们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每日要面对的问题。移动通信和手持智能设备所开掘出来的内容矿藏更是有种取之不尽的态势,各类媒体形式,新老交融,每日高速流通运转的内容讯息,让注视着4-6英寸的一对对眼球目不暇接,所有分发、产...  

用戶評價

评分

……太流水賬瞭

评分

很有趣的 newsroom ethnography,提供瞭一個「新技術如何影響傳統行業」的思考框架,但確實從現在來看部分內容有點過時瞭。以及……真想參加 NYTimes 的 hackathon 啊!

评分

一口氣讀完,全程內心活動都是:對對對對對就是這樣!紐約時報十年前就遇到的問題,今天我們又重新走一遍。可是,為什麼前人踩過的坑,現在我們還要再踩一次呢?網絡時代需要的絕對不是倉鼠型記者啊!

评分

很紮實的一個新聞編輯室田野調查。可做為論述新媒體時代深度調查報道轉型與現狀論文寫作的參考資料瞭!

评分

即時、互動、參與。放在10年後的今天來看概念有些陳舊瞭,但10年前還是非常具有洞見性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