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书写

文本与书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吴铮强
出品人:
页数:343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68.8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48405
丛书系列:九色鹿
图书标签:
  • 宋史
  • 社会史
  • 历史
  • 杭州
  • 社会学
  • 吴铮强
  • 2019
  • 文本
  • 书写
  • 语言
  • 阅读
  • 表达
  • 文学
  • 符号
  • 认知
  • 沟通
  • 写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以文本与书写史的分析方法重新探索宋代社会史的研究脉络。作为一种史料分析方法的尝试,成果专注于书写史、文本史与文献记述事实的间隔性,围绕碑铭、墓志、方志、族谱、笔记、志怪故事、话本小说等多种文献形式展开讨论。为了提高研究的辨析度,多数个案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域,特别是浙江的温州、杭州等地。

作者简介

吴铮强

1977年生,浙江海宁人。2006年获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师从宋史专家包伟民教授。此后留校任教至今,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3至2014年法国科研中心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Sciences de l’Homme et de la Société-SHS )访问。

目录信息

绪论
一 文本与书写 / 1
二 主要内容 / 3
第一章 报应、鬼怪与命定:《夷坚志》温州故事的地域关系与伦理观念
一 《夷坚志》故事的地域关系 / 6
二 林熙载的故事 / 8
三 木待问的故事 / 19
四 其他温州人提供的故事 / 24
五 《九圣奇鬼》 / 31
六 外地人讲述的温州故事 / 38
第二章 《夷坚志》杭州故事的地域特色
一 温州故事与杭州故事 / 44
二 权贵故事 / 46
三 官场故事 / 49
四 市井故事 / 50
附:《夷坚志》主流杭州故事一览表/ 52
第三章 僧侣与文士:宋代寺院碑铭书写的社会史分析
一 书写的间隔效应 / 59
二 信徒的书写:宗教精神的潜沉 / 61
三 文士的书写:镶嵌于士人生活的寺院功能 / 67
四 余论:书写的社会史及留白 / 77
第四章 宋代墓志书写与地方士人社会的构建
一 文集墓志文本的一般分析 / 79
二 “元丰九先生”时代的墓志书写 / 84
三 王十朋的墓志书写 / 97
四 陈傅良的墓志书写 / 101
五 叶适的墓志书写 / 114
六 从墓志书写理解宋代地方士人社会 / 135
第五章 墓志书写中富户业儒的临界状态
一 善治生与家多赀 / 138
二 为人谦厚与为人方整 / 143
三 析产业与睦宗族 / 146
四 嗜释氏与尚礼法 / 150
五 刘愈:富户士人化的宋代案例 / 153
第六章 明代方志书写与宋元地方祠庙体系的复原
一 复原的可能性及分析的局限性 / 158
二 瑞安县的宋元祠庙体系 / 163
三 永嘉县的宋元祠庙体系 / 169
四 宋元温州祠庙体系的概貌 / 174
附:《弘治温州府志》祠庙考/ 175
第七章 杭州空间与边地想象:地方书写二题
一 《咸淳临安志》与《梦粱录》的杭州空间 / 245
二 “猿猴盗妇”与边地意象 / 257
第八章 明清族谱的宋元史料
一 讨论的问题 / 262
二 抱川蒋氏宗谱 / 264
三 包山(川)陈氏族谱 / 265
四 锦园瞿氏宗谱 / 271
五 枫林徐氏宗谱 / 274
六 苍坡方巷李氏阖族宗谱 / 278
第九章 宋元明时期苍坡李氏家族变迁
一 苍坡李氏族谱辨析 / 284
二 南宋的仕宦与业儒 / 292
三 元代的乡绅生活 / 297
四 明初的遭遇 / 302
五 断裂:家族视角下的宋元明转折 / 306
第十章 10-15 世纪温州苍坡李氏的人口统计
一  《苍坡方巷李氏阖族宗谱》“雁行”的形式与内容 / 309
二 13-15 世纪苍坡李氏人口史 / 315
三 10-15 世纪苍坡李氏的离散率与传记率 / 323
四 传统中国人口发展规则试探 / 325
结语:重建宋代社会史的图景
参考文献/ 33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结论简短却深刻,尤其是第三、四点,可以延伸经营的内涵还很多。另外,也许因为自己的研究中很少出现活生生的“人”,通篇是结构、线索之类的冷冰冰的东西,本书第四章《宋代墓志书写与地方士人社会的构建》让我几乎是一字不落地仔细读完了,分不出来究竟因为作者引导得舒适,还是叶适、陈傅良等人写的墓志太过精彩。最后,在宋史领域采取类似研究方法的著作还不多?本书是一例。上一本看的利用墓志研究的宋史著作还是柏文莉的“贞节观”,那毕竟是前几年的书,观念上明显不如新作了…

评分

研究方法比较独特,具有很高价值,视野新颖,值得一读。强烈建议!

评分

不同於作者上一部《科舉理學化》的宏闊貫通的視野與氣勢,本書聚焦於溫州、杭州兩地,重在通過書寫與社會關係的視角以及文本細讀的方法,描繪宋代地方社會的圖景。視角與方法,非常有意思;結論簡短但極精彩,發人深思。但書中的文本分析似乎太過簡單了,參考的材料也不算多,推導過程流於粗率,某些地方不免給人一種結論先行、刻意求深的印象。如書中通過分析陳傅良墓誌的書寫,指出墓誌體現出陳傅良建構當地士大夫門第的觀念。但陳氏墓誌中存在關於士大夫門第的書寫內容的事實,是否可以推導出陳氏本人具有「建構當地士大夫門第的觀念」?這一問題,應該參酌更多材料,更為審慎地對待,書中的推論過於簡單了。另外,關於地方士人社會的形成,確實提供了另一種視角的解釋,令人耳目一新,但論證似使人意猶未盡。

评分

不同於作者上一部《科舉理學化》的宏闊貫通的視野與氣勢,本書聚焦於溫州、杭州兩地,重在通過書寫與社會關係的視角以及文本細讀的方法,描繪宋代地方社會的圖景。視角與方法,非常有意思;結論簡短但極精彩,發人深思。但書中的文本分析似乎太過簡單了,參考的材料也不算多,推導過程流於粗率,某些地方不免給人一種結論先行、刻意求深的印象。如書中通過分析陳傅良墓誌的書寫,指出墓誌體現出陳傅良建構當地士大夫門第的觀念。但陳氏墓誌中存在關於士大夫門第的書寫內容的事實,是否可以推導出陳氏本人具有「建構當地士大夫門第的觀念」?這一問題,應該參酌更多材料,更為審慎地對待,書中的推論過於簡單了。另外,關於地方士人社會的形成,確實提供了另一種視角的解釋,令人耳目一新,但論證似使人意猶未盡。

评分

2019.12.15上海书城。又是一本想法和操作断裂的书,想法很好,写法白开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