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部全面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作者是已故评书大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
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连阔如(1903—1971),原名毕连寿,笔名云游客。1927年进入评书界。他虚心好学、记忆力强、刻苦钻研,创立了自己独到的表演风格,人们称赞他“见识实在,胜人一筹”。20世纪30年代末,他在北京伯力威广播电台连续播讲《东汉演义》,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之美誉。后又在其他电台播讲《水浒》《东汉》《隋唐》《明英烈》等书。诸书皆书情严谨,人物性格鲜明。他说书时台风潇洒,神完气足,语重声宏,口齿清晰;尤其注重细节及穿插于书情中的评点论述,淡入淡出,不着痕迹。三大书目《东汉》《三国》《水浒》,经过他认真揣摩,反复加工,成为连派评书扛鼎之作。《东汉》的打功、《三国》的讲评、《水浒》的民俗,被公认为成为"连派"评书的经典标志。1938年,他以云游客为笔名,出版了《江湖丛谈》一书。
话说这天,郭靖走了背字,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科学家说,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没奈何拉下脸来圆个场子打把势卖艺挣口饭吃。什么降龙十八掌啦,左右互搏啦,看热闹的围个水泄不通。赶到开口讨钱,那看客好比大坝决口,哗就散了。真不错还剩一个,一打听,上有老下有小,等米...
评分引言 临到长假,反正我是不出门的,可以抱着空调吃西瓜,刷刷电影看看书也挺好不是。好吧,其实连这个我恐怕也干不了,就是怕这一期再不写我可能就不想写了。这次主题,是“套路”。 现在说江湖,好像有些过时了,不过总还是有人喜欢向往的吧,就看是古龙的还是金庸的了,嗯,...
评分对我来说,曾经接触到的江湖多是“耍把式卖艺”这一路,80年代这些东西在街头还能够看到不少,那时候城市还没有彻底硬化,路边随意一块土地画个圈就可以撂地卖艺,也没什么人管。 有一种是靠折磨孩子搏人同情要钱的,孩子是拐来的,“节目”常常是双手前伸握一根短棍,从头上...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评分一本读起来很费脑却又欲罢不能的书,深刻揭示了民国时期社会金皮彩挂各行当手艺人的谋生手段,展示了一个居主流之外的、鲜活的江湖。当今社会,公安机关向民众普及最新骗术仅通过线上渠道即可实现;民国时期,有连先生在报纸发表连载做同等效力之事。然而,鉴于当时连先生此举相当于砸那些江湖人的饭碗,必是承担极大风险。今天来看,全为民国史料了。只可惜,当时那些骗钱的、谋生的手艺,虽有糟粕,里面仍夹杂着大量的精华,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大多随着艺人的逝去埋在黄土之下,断代了。
评分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不贪不嗔,幸福永康。
评分现代的所有套路无非是历史换了一张面孔,贪小便宜吃大亏是老百姓需要切记的江湖的第一大规则。
评分民间秩序与江湖骗术。很详致。不过年代久远,没有那种生活经验,就想象不出生动的画面,倒是那些由相声演绎过的片段理解得比较透彻。想不被骗往往多问自己别人图什么,不要贪图便宜即可。而骗人却需要策略和依托,打着为传名的旗号搞饥饿营销,还得口齿伶俐身上有把式。本书比起消遣更适合文化调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