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阔如(1903—1971),原名毕连寿,笔名云游客。1927年进入评书界。他虚心好学、记忆力强、刻苦钻研,创立了自己独到的表演风格,人们称赞他“见识实在,胜人一筹”。20世纪30年代末,他在北京伯力威广播电台连续播讲《东汉演义》,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之美誉。后又在其他电台播讲《水浒》《东汉》《隋唐》《明英烈》等书。诸书皆书情严谨,人物性格鲜明。他说书时台风潇洒,神完气足,语重声宏,口齿清晰;尤其注重细节及穿插于书情中的评点论述,淡入淡出,不着痕迹。三大书目《东汉》《三国》《水浒》,经过他认真揣摩,反复加工,成为连派评书扛鼎之作。《东汉》的打功、《三国》的讲评、《水浒》的民俗,被公认为成为"连派"评书的经典标志。1938年,他以云游客为笔名,出版了《江湖丛谈》一书。
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是我国现存仅有的一部全面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作者是已故评书大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
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话说这天,郭靖走了背字,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科学家说,失节事小,饿死事大。没奈何拉下脸来圆个场子打把势卖艺挣口饭吃。什么降龙十八掌啦,左右互搏啦,看热闹的围个水泄不通。赶到开口讨钱,那看客好比大坝决口,哗就散了。真不错还剩一个,一打听,上有老下有小,等米...
评分对我来说,曾经接触到的江湖多是“耍把式卖艺”这一路,80年代这些东西在街头还能够看到不少,那时候城市还没有彻底硬化,路边随意一块土地画个圈就可以撂地卖艺,也没什么人管。 有一种是靠折磨孩子搏人同情要钱的,孩子是拐来的,“节目”常常是双手前伸握一根短棍,从头上...
评分对我来说,曾经接触到的江湖多是“耍把式卖艺”这一路,80年代这些东西在街头还能够看到不少,那时候城市还没有彻底硬化,路边随意一块土地画个圈就可以撂地卖艺,也没什么人管。 有一种是靠折磨孩子搏人同情要钱的,孩子是拐来的,“节目”常常是双手前伸握一根短棍,从头上...
评分连阔如是评书艺术大家,曾有句话在评书爱好者中流传: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 连阔如写过本书叫《 江湖丛谈 》,是本老书,1936年首次出版。1995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征得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同意再版。整整十年后又出了增订版,多了李滨声先生的近六十幅插图。转眼五...
评分江湖事,老云知,一书道尽可能平日仅是一撇眼的别样江湖,没有刀光剑影、快意恩仇,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凭真才实学,所谓尖;或坑蒙拐骗,聪明劲儿用在非正途,所谓腥;腥里尖,赛神仙,在寻常百姓看来等同于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小江湖,也是极为引人入胜。
评分国庆飞机上读的,很精彩。腥门十三簧,各种江湖黑话,各种骗术……五花八门!偷窃的小绺是老荣,贩卖人口的是老渣,捕盗捉贼的是老柴,使腥赌的是老月,走闯江湖的是老合,这五老即是江湖的五花。 算卦相面的是金门,卖药的是皮门,变戏法的是彩门,打把式卖艺的是挂门,说书的是评门,说相声的是团门,卖各样假东西的是调门,唱曲的是柳门。这就是江湖的八门了。
评分现代的所有套路无非是历史换了一张面孔,贪小便宜吃大亏是老百姓需要切记的江湖的第一大规则。
评分故事 防骗 套路和营销
评分国庆飞机上读的,很精彩。腥门十三簧,各种江湖黑话,各种骗术……五花八门!偷窃的小绺是老荣,贩卖人口的是老渣,捕盗捉贼的是老柴,使腥赌的是老月,走闯江湖的是老合,这五老即是江湖的五花。 算卦相面的是金门,卖药的是皮门,变戏法的是彩门,打把式卖艺的是挂门,说书的是评门,说相声的是团门,卖各样假东西的是调门,唱曲的是柳门。这就是江湖的八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