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1977年生,上海崇明岛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作家,书评家。自2004年7月起撰写博客,涉猎驳杂,以文史为主,旁及社会学、人类学等,一直为《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写书评,并为《GQ智族》、"腾讯·大家"等撰写专栏。已出版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不由自主的资产阶级》(与人合译)。
维舟首部长篇小说。
在一座小岛上长大的少年章承,有着孤独而丰富的内心。很长时间里,他和远方的表姐许燕如是默契的朋友,但因为一个难以解释的误会,两人的人生开始出现分叉。老同学陆薇薇给了他安慰,但也因为感觉无法进入他内心而挫败。三个人的人生轨迹若即若离……
这部小说写的是青春,但它不是青春小说,而是一部成熟的严肃小说。它非常清晰明了地让人看见了青涩年华的苦涩和成年之后的反思。青春像是一条很浅的溪流,任何东西放在上面,都显得很重很重。不像成年后,时间的洪流那么轻易地冲刷走我们的一切。小说的精彩之处,就是细腻地写出了青春的"重"。小说不仅写出了三人之间的感情微妙状态,也写出了一代年轻人青春期独有的心理。
整本书读下来让人感慨和深思。作者的笔触非常敏锐,观察人生非常深入,描写同时代的人也细腻入微,故事的可读性和流畅感,让人可以一气呵成地读完。
书读完已有些时日了,迟迟没有动笔,主要是担心情绪未能沉淀,仓促而就的评论便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也是能力所累,不知这开头该如何下笔。 开头总是很难的。 但在《无岸之岛》中,作者好像没有太多顾虑,选择以周岚的口,单刀直入,向“我”提出了一个“撰写回忆”的请求。 ...
评分 评分这部小说原本另有其名:《爱之熵》。淡豹读完之后直言不讳地说:“相信我,如果叫这个名,至少会少卖一半。”她的意思是:“熵”这个词对普通读者而言很不友好,哪怕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这个概念也不熟悉(相比起来,entropy在英文中就“界面友好”很多)。确实我原先对这个书...
评分书读完已有些时日了,迟迟没有动笔,主要是担心情绪未能沉淀,仓促而就的评论便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也是能力所累,不知这开头该如何下笔。 开头总是很难的。 但在《无岸之岛》中,作者好像没有太多顾虑,选择以周岚的口,单刀直入,向“我”提出了一个“撰写回忆”的请求。 ...
评分撇除一切其他因素,给一个中肯的评价:太难看了,希望别写了。
评分预订本年度最差阅读体验没有之一 作为青春小说尚且欠火候,说是严肃小说。。。还是再练练吧
评分两个晚上读完。对90年代的青春期体验描述堪称精准,没有一个字正面描述时代,但又扑面而来那个时代的风,以至于我在看完后还在找寻90年代的新闻片段看,帮我营造氛围。像一个时光隧道,既引领我们从中年回望十多岁的年纪,又引领我们从二十多年后回望90年代。以至于我会疑惑,书中人物的某些体验和行为方式,是属于特定时代的呢?还是带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性?
评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修改、送审、编校,磨了许久,刚下印厂,预计本月下旬可上市。内容简介是@邓安庆帮我写的——书评人开始写小说,而小说家写了短评。
评分像读《大地上所有的河流》的回旋曲式的高阶变奏,结局提前知晓,双线的共振,陷入过去现在未来不再有区别的“时间之流”;又像观看间离效果显著的电影,周岚多次“点评”似在反复提醒读者这是小说不是自传,开场“时空错置的记忆的废墟”蒙太奇之感惊艳,预示苦恋的苦楝巷,永远定格的初逢(想问她吃的真的不是甜芦粟吗?);结尾泪目,真是理科生的终极浪漫啊,青春的苦痛煎熬在宇宙万物之前不再毫无意义,也许在量子态的世界里,会存在许多个不确定性的时间分岔的小径,在某个世界里,那场大雨不再终结一切,而许燕如会躲到章承的伞下,相视而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