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诗学》的法文版本出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已经快要窒息的氛围中,现象学以及象征意义的追求为建筑注入丰厚的养分,此书在这样的时期出现,自然激起建筑的许多深刻想象。巴舍拉开展了对于钟爱空间的系统性分析,也就是场所分析 。虽然他关注于文学意象的心理动力,但是建筑师认为他的空间想象正好可以对抗科技实证主义与抽象形式主义,并做为正在浮现的结构主义的另类提案。诺伯休兹 (Norberg-Schulz),一位重要的建筑现象学学者,就在他的《实存空间与建筑》这本书中,将《空间诗学》与海德格的《存有与时间》、《住居思》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有关空间的章节等并列为建筑必读的经典。 在《空间诗学》这本书中,巴舍拉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他说:“在家屋和宇宙之间,这种动态的对峙当中,我们已经远离了任何单纯的几何学形式的参考架构。被我们所体验到的家屋,并不是一个迟钝的盒子,被居住过的空间实已超越了几何学的空间。”因此我们所要关心的不是住屋形式或舒适与否的分析;易言之,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于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庇护白日梦,也保护做梦者。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结构我们。
如今,都市居住者对于家宅的复杂心态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方面,是房产商广告中援引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的栖居”;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房价令望而却步的人感叹“人,失意地弃居”。可以说,这种诗意来自于巴什拉关于空间的诗学阐述,而失意则来自于列斐伏尔关于空...
评分很久没有这样温暖过了,说起来也稀罕,因一本诗学评论著作。 米老师读她的《白露》,我不知道别人,我刻意锁着眼泪听的。近几月来乡愁最饱满的一句。提起乡愁,我大多时候要失落,我深爱我的父母,却不想念那个家乡,至少现在,至少出门流浪的这个夏季。 但仍然被巴什拉说中,...
评分赶紧读吧,时间相对于好书来说总是太短,,好书的定义是读时候觉得神清气爽,然后读过后发觉生活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评分今日读罢《空间诗学》。作者法国人加斯东·巴什拉。译者龚卓君、王静慧。三个红裙女人在凝固的金色火焰中舞蹈,是为封面。 巴什拉,鞋匠之子,一战士兵,物理学者。巴什拉拒绝过往自己的实证思维,开始诗意地研究哲学。 是书由导论及十个章节构成,谈及家屋、巢、外壳、角落、...
漫漫来
评分空间对于我完全是一个新的诗歌体验,形象战胜观念。家宅回忆和想象的描写太妙了,但是译者译笔美则美矣有事很难达意(不知是不是和法语有关系)。
评分略有海德格诗性的写作手法...也不缺少细节描写
评分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讲建筑,真的是有法国人才能写的出来啊
评分漫漫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