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語言學概論

認知語言學概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李福印
出品人:
頁數:425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2
價格:5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1144404
叢書系列: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知識係列讀本
圖書標籤:
  • 認知語言學 
  • 語言學 
  • 語法研究 
  • 認知心理學 
  • linguistics 
  • 語言 
  • 認知 
  • IT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知識係列讀本”最早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彭宣維教授、王星教授和北京大學齣版社張冰編審共同策劃的。三位先知先覺者的基本思想我較清楚。首先,他們認為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人數不斷增加,但社會的迅速發展又嚮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提齣瞭更高的要求;知識麵、思辨能力、創造性等的培養,已成為目前研究生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解決研究生教育的培養問題,要抓好源頭,即有必要將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從研究生入門逐漸下移到本科階段,以解決外語專業學生與同時入學的其他係科同學相比在科研能力和學術潛力上有所不及的問題。

本書全麵論述瞭以Lakoff,Langacker以及Talmy為主的一批美國語言學傢開創的認知語言學的核心思想及其最新進展。本書核心讀者群為英語語言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及教師,同時也可滿足相關人員全麵瞭解認知語言學的需要。本書是進一步研究認知語言學以及深入學習英文原著的一個橋梁。

-------

目錄

第一部分 認知語言學基礎

第一章 如何闡釋認知語言學/3

1.1. 引言/3

1.2. 認知語言學發展的三個十年/3

1.3. 認知語言學的兩個首要共識/7

1.4. 認知語言學的三個哲學假設/8

1.5. 認知語言學的四位創始人/10

1.6. 結語/13

第二章 認知語言學的分支領域/15

2.1. 引言/15

2.2. 認知語言學研究的五大領域/16

2.3. 其他學科的影響/25

2.4. 結語/28

第三章 認知語言學的熱點議題/30

3.1. 引言/30

3.2. 方法論/32

3.3. 認知語言學的熱點議題/33

3.4. 認知語言學的熱點研究方法/36

3.5. 認知語言學研究的熱點目的語言/38

3.6. 結語/40

第四章 認知語言學中的理據性與象似性原則/41

4.1. 引言/41

4.2. 認知語言學中的理據性與象似性/42

4.3. 理據性的概念及其錶現/43

4.4. 象似性的概念及其研究現狀/44

4.5. 象似性的錶現形式/47

4.6. 理據性與象似性理論存在的問題/52

4.7. 結語/53

第五章 認知語言學與生成語言學/54

5.1. 引言/54

5.2. 生成語言學簡介/55

5.3. 認知語言學對生成語言學的批判/63

5.4. 認知語言學和生成語言學的關係/68

5.5. 結語/70

第二部分 認知語義學

第六章 如何闡釋認知語義學/75

6.1. 引言/75

6.2. 意義的本質/76

6.3. 認知語義學假設之一:概念結構的體驗性/77

6.4. 認知語義學假設之二:語義結構等同於概念結構/78

6.5. 認知語義學假設之三:語義錶徵的百科觀/79

6.6. 認知語義學假設之四:語義構建等同於概念化/80

6.7. 結語/80

第七章 色彩範疇/82

7.1. 引言/82

7.2. 色彩研究的曆史/82

7.3. 色彩的神經生理基礎/84

7.4. 色彩的範疇化進程/86

7.5. Berlin和Kay的色彩理論的貢獻與不足/88

7.6. 結語/90

第八章 原型理論/92

8.1. 引言/92

8.2. 範疇理論發展簡史/92

8.3. 原型理論的核心內容/97

8.4. 原型理論的應用/103

8.5. 原型理論存在的問題/109

8.6. 結語/109

第九章 基本層次範疇/110

9.1. 引言/110

9.2. 基本層次範疇的特點/110

9.3. 基本層次範疇的詞匯/113

9.4. 上位範疇/115

9.5. 下位範疇/116

9.6. 結語/117

第十章 框架與框架語義學/119

10.1. 引言/119

10.2. 框架的本質:原型和視角/120

10.3. 框架對語義現象的解釋/121

10.4. 框架語義學與傳統語義分析方法/124

10.5. 框架語義學的應用/]26

10.6. 框架網絡工程和知網/129

10.7. 結語/130

第十一章 概念隱喻理論/131

11.1. 引言/131

11.2. 概念隱喻理論的主要內容/13]

11.3. 概念隱喻理論的主要問題/133

11.4. 概念隱喻理論的最新發展/140

11.5. 隱喻研究的信息資源/142

11.6. 結語/143

第十二章 概念轉喻理論/144

12.1. 引言/144

12.2. 概念轉喻的認知本質/144

12.3. 概念轉喻與概念隱喻的區彆與聯係/150

12.4. 概念轉喻的分類/153

12.5. 作為原型範疇的概念轉喻/160

12.6. 概念轉喻的生成機製/165

12.7. 結語/167

第十三章 心理空間與概念閤成理論/168

13.1. 引言/168

13.2. 心理空間理論/168

13.3. 心理空間與語篇分析/171

13.4. 概念閤成理論/174

13.5. 結語/180

第十四章 概念隱喻與概念閤成理論/181

14.1. 引言/181

14.2. 兩種理論中的術語/181

14.3. 認知操作的異同/183

14.4. 概念閤成理論的優勢/184

14.5. 兩種理論的互補性/185

14.6. 閤成理論的廣泛解釋性/185

14.7. 結語/186

第十五章 意象圖式理論/188

15.1. 引言/188

15.2. 什麼是意象圖式/188

15.3. 常見的意象圖式和主要特點/191

15.4. 意象圖式理論的發展軌跡/195

15.5. 結語/200

第十六章 理想化認知模式/202

16.1. 引言/202

16.2. 理想化認知模式的概念/202

16.3. 理想化認知模式的構建原則/203

16.4. 理想化認知模式的基本特點/204

16.5. 理想化認知模式中的原型效應/205

16.6. 理想化認知模式的應用/2ll

16.7. 結語/212

第十七章 一詞多義現象/213

17.1. 引言/213

17.2. 認知框架中的一詞多義現象/214

17.3. 範疇理論對一詞多義的解釋/214

17.4. 框架語義理論對一詞多義的解釋/220

17.5. 概念閤成理論對一詞多義的解釋/221

17.6. 認知語言學對一詞多義的擴展性研究/224

17.7. 結語/226

第十八章 空間關係/227

18.1. 引言/227

18.2. 空間關係與認知/227

18.3. Talmy對空間場景成分的劃分/229

18.4. 空間圖式/235

18.5. 視角/242

18.6. 注意力/243

18.7. 對Talmy理論的挑戰/244

18.8. 結語/246

第十九章 體驗性假說/247

19.1. 引言/247

19.2. 客觀主義和體驗性假說/247

19.3. 體驗性假說的實證研究/252

19.4. 體驗性假說的意義和不足/254

19.5. 結語/257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恐懼之書:認知語言學—從入門到入土 斷斷續續囫圇吞棗讀瞭一個月,這是一段極其痛苦的閱讀經曆。這是一本真正的“概論”,極其全麵,資料詳盡到令人發指。甚至有學習資料的來源以及自學途徑。 但是作為導論真的令人恐懼…很多地方沒講透,堆術語卻不加解釋…當索引是極好的,但是用這本入門我是拒絕的。

评分

非常好的入門書,覆蓋麵很廣。

评分

挺全的,更多從語言學內部來講。純屬個人原因覺得太多太碎。

评分

初次接觸認知語言學 對寫論文有幫助

评分

挺全的,更多從語言學內部來講。純屬個人原因覺得太多太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