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常道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谢有顺 文学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 当代文学 文学研究 评论 文论
发表于2025-04-01
文学的常道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娓娓道来,但,过了。
评分这样的文学评论才值得读,既不晦涩,又予人以启迪。
评分不错,有很多真知灼见,有水平。
评分不错,有很多真知灼见,有水平。
评分不错,有很多真知灼见,有水平。
谢有顺,男,1972年8月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就读大学本科和文学博士。历任南方都市报编辑(1998年),一级作家(2004年),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2005年)。2006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批评研究。在《文学评论》等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二百余万字。出版有《活在真实中》、《话语的德性》、《先锋就是自由》、《此时的事物》、《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从密室到旷野: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转型》等著作十几种。主编有《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优雅的汉语》等丛书多套。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被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为“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
《文学的常道》主要内容:当代中国的文学史,是当代中国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从来都是与文学批评紧密相连的。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中国作家们创造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新历史辉煌,这中间文学批评发挥了应有的特殊作用。 是为了回顾和总结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理论研究与批评的历程,以及他们为中国当代文学所作的贡献,也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文学事业,由作家出版社特别组织编辑的,辑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评论家谢有顺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这不仅仅是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第一 缺乏稳健而缜密的哲学思维是他最大的弊病。因为这个弊病,他的批评从整体上可以看到那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论点。事实上这些论点可能内部并不矛盾,但局限于作品本身的牵引,他无法在理论上对这些论点进行哲学的阐释。同为从基督教获取精神资源的齐宏伟,其论证的...
评分在谢有顺的批评视野里,中国大陆的诗人优于小说家,而最差的写散文的。谢有顺文学主张在这部专著中,应当是传统的,即经国大业,社会性为第一。 《文学的常道》附录的从2002年至2007年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三十五位中国大陆作家的授奖辞,写得异常精彩,堪称随...
评分在谢有顺的批评视野里,中国大陆的诗人优于小说家,而最差的写散文的。谢有顺文学主张在这部专著中,应当是传统的,即经国大业,社会性为第一。 《文学的常道》附录的从2002年至2007年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三十五位中国大陆作家的授奖辞,写得异常精彩,堪称随...
评分1 谢有顺在意义上的评价大于审美评价,这是他对孙甘露评价不高的缘故(仅仅止于文字游戏)——但实际上马原、余华和孙甘露在叙事、存在、和语言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来开拓先锋的路子的。孙做的是语言实验,形式的意义大于内容的意义。但以谢侧重道统的使命来看,自然不会侧重在形...
评分1 谢有顺在意义上的评价大于审美评价,这是他对孙甘露评价不高的缘故(仅仅止于文字游戏)——但实际上马原、余华和孙甘露在叙事、存在、和语言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来开拓先锋的路子的。孙做的是语言实验,形式的意义大于内容的意义。但以谢侧重道统的使命来看,自然不会侧重在形...
文学的常道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