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女,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上海定居,197D年赴安徽五河插队落户,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任乐队演奏员,1978年调入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1987年应聘上海作家协会专事写作至今。
1977年发表作品,写作有短篇小说 60余篇,中篇小说 30余篇,长篇小说7部,散文、论述若干。其中《谁是未来的中队长》获全国儿童文艺作品奖,《本次列车终点》获全国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获全国中篇小说奖,《叔叔的故事》获上海中长篇小说二等奖,《文革轶事》、《我爱比尔》获上海中长篇小说三等奖,《长恨歌》获上海文学艺术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捷、日、韩、以色列等译本。
编辑推荐:本书是“中国作家档案书系”中的一册,书中选编了著名作家王安忆的处女作一篇,成名作一篇,代表作两篇,影响或争议最大的作品一篇,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作品多篇,还有作者近期的谈话录两篇,透过别人的眼光写成的印象记一篇。并在书前收录了她自童年到今天的重要照片20幅——形象的直觉有文字不可企及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名作家的精选集。
一曲《忧伤的年代》,满是着不能自知的怅惘,盈溢着莫可名状的晦暗。幼时,愤恨着、骄傲着、坚强着、崇拜着的,是些什么?统统归结为忧伤,只是这忧伤仿若梦境,虚幻、不真切,怎能真切呢,甚至这年代都恍是隔了世的岁月。然而,它们确实忧伤过,哪怕只在了你我心里。
评分看完了一本王安忆的档案文集。 从处女作《谁是未来的中队长》,成名作《雨,沙沙沙》到代表作《叔叔的故事》和《小鲍庄》,以及争议最大的《小城之恋》,近年的新作《忧伤的年代》等等。算上上个学期读的《长恨歌》,我把她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都读了一些。 还是不会写读书笔记...
评分流动在时光隧道里的关于少年时代的回忆,读来有一点沉重,有一点悲伤,也有一点温馨,是王安忆的《忧伤的年代》。 像是在帮读者把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娓娓道来,《忧伤的年代》里传达着一种温暖的关怀。王安忆的细腻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拉入她那忧...
评分成长其实是很残忍的事情。我们在毫无心防的时候被这个世界伤害了。都不是很严重的事情,也许只是一句话,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莫名的感觉。但我们那时候太小了,喜欢把所有的伤害放大。 王安忆的笔触细致,却丝毫不让人厌烦,就这么娓娓道来,如...
评分一曲《忧伤的年代》,满是着不能自知的怅惘,盈溢着莫可名状的晦暗。幼时,愤恨着、骄傲着、坚强着、崇拜着的,是些什么?统统归结为忧伤,只是这忧伤仿若梦境,虚幻、不真切,怎能真切呢,甚至这年代都恍是隔了世的岁月。然而,它们确实忧伤过,哪怕只在了你我心里。
《叔叔的故事》《小城之恋》。按处女(中队长)、成名(雨,沙沙沙)、代表、争议作顺序排布。陈世旭一篇印象记《永远的雨》也不错,写及自己的积而不发和王安忆的勤奋体贴。
评分掀开幕帘,看见有人躲在黑暗中哭泣。我不禁也啜泣了起来
评分王安忆
评分王和陈丹青的对谈录,很值得一看。可视为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命运的一次反思。
评分多美好的書名,多真切的文字,呼喚我內心深處。 下面是書中我喜歡文字的節選。 P:36成長是憂傷的,稚嫩的身體一點點地失去保護,所有的接觸都是粗暴的。要通過多少日子,她才能觸摸到粗暴的深處的那一點暖意。這暖意也並不是來自什麼愛之類的情感,而是從你我他的生活的艱辛裹,蹦出來的人情之常。可是,在最初的時候,什麼都還談不上,只是粗暴的感覺,尖銳地損傷著心靈。P:5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