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中苏关系史、国共关系史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
主要代表作有:《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等。
本書根據中國大陸和俄國近年來陸續公開的有關檔案文獻,對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的發生原因及其經過進行了獨闢蹊徑的重新探討。本書圍繞著事變發生前以及過程中張學良與中共關係的發展變化,將張學良為了聯蘇抗日、收 復東北,如何在中共影響下準備在西北地區創立獨立的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如何配合紅軍實行打通蘇聯的寧夏戰役,又如何因為寧夏戰役受挫,而被迫鋌而走險的複雜經過娓娓道來。本書大量利用第一手文獻資料,披露了許多鮮 為人知的重要史實,對整個事變的起因、經過以及張學良的發動事變的目的等等,都作出了不同於前人的解釋和說明。
一、实力不足,仅靠耍花招玩把戏是不能造成实质性变化的。 二、坊间有言汉公乃一纨绔子弟,今观之,非也。仅就其加快抗日之努力,并破釜沉舟扣押蒋公来言,虽有鲁莽之处,实有壮士断臂觉悟,不得已而为之也。其爱国情怀,吾实敬佩。 三、扣蒋前后之博弈,苏联玩得最转,中共...
评分山城堡此战最受打击的是东北军。蒋介石通过山城堡战役彻底明白了东北军和红军互相勾结,也彻底决定了要想消灭红军,必须先解决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念头。 山城堡战役结束以后,蒋介石立即开始着手对付张学良和杨虎城。仅仅10天以后,蒋介石让张杨选择是继续剿共,还是...
评分张学良属于那种事迹众所周知的人物,因此无需重复叙述。他的性格属于“老儿子”的类型,任性而脆弱。“老儿子”的意思是:一个家庭多年期望得子,却生了太多的女孩。在大家都已经绝望的时候,儿子突然降生了。他处在这样的环境内,不变成花花公子是非常困难的。他少年时代习惯...
评分本书的作者就像一名侦探,执意弄清全部事件的幽微曲直,探寻事件当事人之行为、动机与目的,查阅尘封多年之卷宗,凭借周密之分析与敏锐之判断,娓娓道来那段已成公论之旧案。若非《革命》四卷实太厚实,加上近来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真想一口气读完。
评分西安事变作为20世纪左右中国命运的一场重大事件,学界给与极大关注,论述颇多。以往对于此事叙述多受许多回忆录的影响,张学良本人的《西安事变忏悔录》更是作为重要资料来源。然杨书中却对于使用回忆录的诸多短处做了质疑并给出新的解释。杨奎松先生此书读来,第一感觉是贯穿...
代标mirrorbook《劫蒋者之梦》
评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靠自己,别人是靠不成的,看完这本书之后。
评分封面实在想弃之,读书笔记都写在其他版本下面了= =|||,第一本这类型的书,关键节点的分析都非常克制客观,留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还蛮大的。收获1、理解沟通的重要性是王道,很多宣传工作和思想讨论统一的威力可以决定胜负。2、因好奇张学良而读此书,小感,他想回家,内心理想化,对人性的认识较理想,对世界的理解较乐观,重情义。3、有一段为了讨论事件发生具体事件是4点还是6点之后,大概用了5、6页的篇幅,看的都快崩溃,但也佩服这种严谨精神。4、抛开纯客观分析、实力相差比较,由人参与的故事,看完心中只体会到了当年的爱恨情愁,这是因为人心会留的更久吗?5、看完真的有点心疼东北军,在新的意识形态冲击下,他们的情义和旧在洪流中被打散让人觉得好可惜。「西望云天,不胜依依。」
评分本书非常细致的叙述了1935-1936年间的历史,杨先生回归到历史语境下考量历史人物一步步作出抉择,他们的每一步是收到当时背景和自我力量影响的,绝不是现在很多学者那种到放电影似的讲述。因而杨先生凭借丰富的史料支撑和他个人的才识近乎重建那段时期的历史。历史远比我们以为的丰富,西安事变是有偶然性的,历史人物收到各种力量的牵制,但是最终各种力量尽然在西安触发,耐人寻味!
评分说好的西北大联合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