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是继新世纪以来的《生命美学论稿》、《王国维:独上高楼》、《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潘知常导读〈红楼梦〉》之后推出的又一本新著,也是对于前面这四《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的美学探索的深化,代表了作者在新世纪的主要思考。
《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系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的美学文选,由10篇组成,从各方面阐述了作者心目中的“生命美学”。包括:为爱作证、生命的悲悯、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为信仰而绝望等。
书中最精彩的一句话是:我们可以拒绝宗教,但却不能拒绝宗教精神;我们可以拒绝信教,但却不能拒绝信仰;我们可以拒绝神,但却不能拒绝神性。
需要思索的不是别人的黑暗,不是天下的黑暗,而是自己心中的黑暗。美学的问题也应该是个人的,而不应该是群体的。它关注的不是法律责任,而是良知责任;不是认不认罪,而是无罪之罪与共同犯罪;不是是非、善恶的讨论,而是心灵的展现;不是理性审判或者扬善惩恶,而是人性状态...
评分书没看完,收获还是不少(有一大部分是潘老师之前在各大学演讲的整理,演讲视频在网上有)。感觉潘老师的数就像中药,慢慢调养,会让身体达到最理想状态;也像美玉,戴上会让人变得圆润。 最近从网关于伦敦奥运会的吐槽层出不穷。受潘老师的启发,我想说,在各种“力”的权衡中...
评分忆起高中时代对语文课本上面那些文章粗鄙的阅读,不禁嗟叹之,真是浪费了这些教育资源啊!于是近日又从书架上将它们一一请下,抛开段落旁边工工整整做过的那些课堂笔记,换一种心境和角度,阅读起那些杂文、散文,甚至又开始重新背起了古文 =。= 下午在家中,饶有兴...
评分书没看完,收获还是不少(有一大部分是潘老师之前在各大学演讲的整理,演讲视频在网上有)。感觉潘老师的数就像中药,慢慢调养,会让身体达到最理想状态;也像美玉,戴上会让人变得圆润。 最近从网关于伦敦奥运会的吐槽层出不穷。受潘老师的启发,我想说,在各种“力”的权衡中...
评分西方意义上的宽恕在中国并未出现。宽恕可以宽恕者,这是党同,同时绝对不宽恕不可宽恕者,这是伐异。至于施仁政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手腕,不但收放自如,而且并非出自原谅,而是出于恩赐。不可宽恕者必须首先认罪,从而将宽恕者与不可宽恕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为胜利者与失败...
一度喜欢这个人,所以读了,这是我接触美学的领路人。
评分场面中人,利益之辈,兜售虚学,传媒大佬,徒子徒孙,出双入对,生命生命,羞煞呼哉
评分挺喜欢的一本书,值得细读深思,本来想再看一遍,发现书丢了……
评分“我们可以拒绝宗教,但却不能拒绝宗教精神;我们可以拒绝信教,但却不能拒绝信仰;我们可以拒绝神,但却不能拒绝神性。” 这是一本切入点非常独特,从伟大的文学作品切入去谈生命美学,然后,一路追溯至一个字 “爱”。这是一本让我讶异欣喜的作品,并且没有想到,还读到关于林昭的文字。
评分“统治大地的是死神和时间,——但你切不可如此把他们称唤;总在旋转的一切都会在雾中消散,就只有爱的太阳永远不会变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