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年》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随处可见。之后的权力斗争往往相当残酷,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
这一变革的规模几乎难以想象。纵观全球,大城市沦为一片废墟,饿殍遍野,人口大幅衰减,生活颠沛流离。人们开展了大范围的无情报复。与此同时,难以估量的损失已成过去,光复掀起了无以伦比的喜庆狂潮,人们前所未有地纵情欢乐。1945年的一系列事件孕育了欧洲福利国家、联合国、去殖民化运动、日本和平主义以及欧盟。战胜者将社会、文化和政治“再教育”强加给战败者,力度之大,几乎史无前例。这种做法多半未经过深思熟虑,但正如伊恩•布鲁玛向我们呈现的那样,以事后之明来看,这些举措实际上还是较为开明、人道和有效的。
这部作品布局宏大,人物故事跌宕起伏。书中,作者信手拈来地谈及亚欧两地的影视艺术作品。也许没有人比伊恩•布鲁玛更适合撰写《零年》这本书了,这是他的力作。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1951— ),生于荷兰海牙,先后在荷兰和日本就学,曾于莱顿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和历史,后专注于研究日本。现任纽约巴德学院(Bard College)民主、人权与新闻Henry R. Luce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面具背后》(又名《日本之镜》)、《罪行的报应:日本和德国的战争记忆》、《伏尔泰的椰子》、《传教士和浪荡子》、《异议分子》、《西方主义》、《发明日本:1853—1964》、《零年:1945》等。
巨大的震撼。一边观看着红场阅兵的直播,脑中却浮现起苏联士兵强奸德国妇女的情节,我几乎三观尽毁。在一个失序的社会中,人性里的各种成分都可能被激发,即使是站在正义旗帜下的一方,其行为也会与非正义方一样恶劣。 近年来,国内一些鹰派政治家、军事家备受推崇,每当有国际...
评分写这段话的时候,本人刚刚看了28页。 我觉得《零年》这本书,填补了一个国内的视角空白。尤其是关注1949年新旧秩序交替岁月的那段历史,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大陆封闭、保守的政策,导致我们的视角在很长时间内与政府的表述角度高度统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还是无意识...
评分书名:《战后零年》(Year Zero) 作者: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已攻入德国境内。德国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内一部分党卫军看守在得知美军已经逼近的消息后,押着一批囚徒撤离...
评分 评分太棒了!!!感谢理想国,我才知道了Ian Buruma。要学好英文把他的书尽量都读读。翻译也不错,我猜原文应该也和译文的文风一致:嬉笑怒骂又有所严肃。解构一切但又不至于迷失其中
评分三星半。里面不少内容跟高晓松当年讲过的“二战之后的阴影”有不少雷同,估计高晓松读过类似的书吧。战争,只是人类处理问题最极端的方式,从中暴露出的人性,千百年来亘古不变。1、精英永远是精英。伪政权里的精英,摇身一变,又成为下一任政府的精英。可见向社会高层前进,基本不会错的。2、英国基本是二战最大的输家。3、当民族独立、殖民地的解放、国际关系对抗等多个问题交织在一起时,客观讲,很少有统一的一个标准。唯民族主义,是大多数国家民族所采用的。这是人类的本性
评分纵使1945年的男男女女的苦难终将化为灰烬 一如世间万物 但他们的憧憬和抱负在废墟上建立起了新世界新秩序 或许后来的巴以冲突,朝鲜战争,东欧剧变模糊了这个遥远的年份 但1945仍像一张白纸 开启了对新世界的向往
评分纵使1945年的男男女女的苦难终将化为灰烬 一如世间万物 但他们的憧憬和抱负在废墟上建立起了新世界新秩序 或许后来的巴以冲突,朝鲜战争,东欧剧变模糊了这个遥远的年份 但1945仍像一张白纸 开启了对新世界的向往
评分“仅为写字而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