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

南京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兆言,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八卷本《叶兆言中篇小说系列》,三卷本《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很久以来》《刻骨铭心》,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陈年旧事》等。《南京传》为叶兆言2019年最新作品。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叶兆言
出品人:
页数:51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7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790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南京 
  • 历史 
  • 叶兆言 
  • 城市史 
  • 文化史 
  • 城市 
  • 中国历史、地理、人文、社科相关 
  • 厚重、历史感、大笔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作为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叶兆言对他写了四十年的南京有着独特理解。

南京为他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历史的平台,它不断被破坏、被伤害,又不断重生、发展;它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浓墨重彩,又以失意者退场;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在这部集其四十年写作大成的《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秣陵,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东吴霸业、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来?秣陵、建业、石头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称有何历史意义?从竹篱笆到明城墙,城市建制怎样演变?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

叶兆言南京人立南京传,文学家亦史学家,“透过南京这扇窗户看中国历史”,抽丝剥茧、细细道来。在这里,南京不仅是一个叙事空间,更是一个极目远方的平台,而《南京传》,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八月底从南京回来的时候,恰好赶上《南京传》出版。一直到国庆假期才读完。 全书的框架是以南京建城为起点,随着中国王朝的兴衰递进,描绘着南京城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一直至新中国建国,南京不在作为首都而止。 南京史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国史,能看得出来叶老师在书写时的...

评分

1 《南京传》的封面,看上去就是一面有些斑驳的城墙。厚厚的书身加上通体的暗灰色,似乎就是从南京的明城墙上抠下的城砖一般,想来是设计者有意为之。 而我想,南京城,是当得起这份历史的厚重的。 书写一个城市的切入点有许多,山水风光,民俗风物,历史趣闻等等。城市的传记...  

评分

不是南京人,但南京是我向往的一座古城,曾领略过西安作为唐城的繁荣,“十三朝古都”让我回想满满;钦佩着河南各市(洛阳、开封、商丘)曾多次作为历史古都的文明被后代所考察,深深感慨历史留下的印迹,如今遇到南京,一直具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这样一个城市,幸有叶兆言先...  

评分

八月底从南京回来的时候,恰好赶上《南京传》出版。一直到国庆假期才读完。 全书的框架是以南京建城为起点,随着中国王朝的兴衰递进,描绘着南京城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一直至新中国建国,南京不在作为首都而止。 南京史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国史,能看得出来叶老师在书写时的...

评分

这本书说是南京传记,倒真是把南京当成一个人物来描写,仿佛是一个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的伟大人物,这里的大起大落均是指 南京作为古都的历史,俗话说,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全篇也围绕着南京的帝王之气展开叙述。 相比于其他专门记录南京的书籍,叶兆言先生的这本书语言风...  

用户评价

评分

疫情期间,天天在家加班,间隙时候就读这本《南京传》,叶老师和他的作品近年争议挺大的,但叶老师是真性情的人,行文间也能看出来。南京或者说旅居南京的一众作家中,还真的只有叶老师真正在为南京立传,并乐此不疲。

评分

南京,南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没有之一。什么时候有人写本北京传?

评分

气势恢宏,一气呵成,比马伯庸还是高了一个档次。读后长见识,动感情,意犹未尽。

评分

南京是我最爱的城市,因此叶兆言先生的这本书不可不读。作者是一位作家,因此本书比起一般的城市史志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南京从孙吴建都以来一千八百多年来的历史,荣辱兴衰,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叶先生的专业是文学,我的专业是史学,在不同人看来的南京是不一样的,此书洋洋五百多页,写出了南京的辉煌,但读到清代以来的历史,却让我内心感到许多忧伤。六朝风流,明代的欣欣向荣,在本书却意犹未尽,南京还有很多故事值得诉说,比如六朝文明,梁武帝的励精图治,陈高祖力挽狂澜,明太祖恢复中华,还有灿烂无比的千年文脉,如此种种。但限于篇幅,限于取材,本书展现得不够透彻。不过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南京史著作。予师从于胡阿祥教授,他也致力于南京史研究,在我们史学眼中看到的南京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对于华夏文化的意义,不只是如此而已。

评分

很棒。生活在南京,却没好好了解过这个城市的历史。城市传记类书籍,虽然用了大量史料记载,但是一点都不枯燥无趣,是一个和我生活中、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南京。看到很多熟悉的地名,都会会心一笑。凭心而论,南京真的是一个拥有最多苦痛和伤痕的城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普通老百姓不在乎你几朝古都,是不是首府,和平就好,但在彼此厮杀、血雨腥风的年代,这是奢望。南京的位置,注定了它是极重必被争夺的城市。金陵王气,却都是短命朝代,带给百姓的只有无尽的苦难,无论谁进城,都是百姓遭殃。这里的帝王,活在江南好天气里,这么美好富足的地方,自然是不思开拓。但乱世之中,岂容你卧榻之侧,酣眠不醒。南唐李煜,天生双瞳,一江才情在亡国后转身,“梦里不知身是客”,不知你在汴京曾多少次回想秦淮河畔的那些春水,可曾有那么几霎那晃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